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轻俗寒瘦的意思、轻俗寒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轻俗寒瘦的解释

指 唐 代诗人 元稹 、 白居易 、 孟郊 、 贾岛 诗歌的不同风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轻俗寒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术语,主要用于形容诗歌或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其核心在于反对浮华俗媚,追求清冷瘦劲的审美意境。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结合文论典籍进行解析:


一、单字释义与整体内涵

  1. 轻(輕)

    • 本义:分量小,与“重”相对。《说文解字》:“輕,輕車也。”引申为“轻视流俗”,指超脱世俗趣味。
    • 文论中:指语言简净,避免堆砌典故或华丽辞藻,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提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轻盈表达。
    • 本义:大众习气。《说文解字》:“俗,习也。”
    • 文论中:批判“庸俗甜腻” 的风格,反对迎合市井趣味。如严羽《沧浪诗话》批评“以浮声切响为工”的浅薄诗风。
    • 本义:冷。《说文解字》:“寒,冻也。”
    • 文论中:喻指“清冷孤峭” 的意境,如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冷寂感,体现远离喧嚣的审美追求。
    • 本义:肌肉不丰。《说文解字》:“瘦,臞也。”
    • 文论中:形容“瘦硬劲健” 的语言风格,反对肥腻冗赘。苏轼评孟郊诗“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即以“寒瘦”概括其苦吟特质。

整体内涵:四字组合形成对立统一的审美范畴——以“轻”“瘦”破“俗”“肥”,主张通过简淡、清冷的表达,传递深邃孤高的精神境界。


二、文学批评中的典型用例

  1. 孟郊与贾岛

    苏轼《祭柳子玉文》称“郊寒岛瘦”,成为“轻俗寒瘦”的典范:

    • 孟郊诗如《秋怀》“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以寒意象刺透俗世;
    • 贾岛《题李凝幽居》“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以瘦句凝练幽寂心境。
  2. 宋代文人推崇

    梅尧臣主张“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诗卷》),以“寒瘦”反拨西昆体浮艳之风,影响后世“以俗为雅”的创作观。


三、权威典籍佐证

  1.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清奇”一品“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可印证“轻俗”追求,强调脱俗淡远。

    来源:中华书局《司空图诗品笺注》

  2. 《沧浪诗话》(严羽)

    批评“下劣诗魔入其肺腑”的俗病,主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境界。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沧浪诗话校释》

  3. 《苏轼文集》

    “郊寒岛瘦”的提出,奠定后世对清寒诗风的审美认知。

    来源:中华书局《苏轼全集校注》


四、现代学术界定

《中国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归纳:

“轻俗寒瘦”代表对绮靡文风的反拨,核心是“以冷峻瘦硬之笔,写超拔脱俗之境”,贯穿中唐至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


“轻俗寒瘦”是中国诗学中对抗浮华传统的审美范式,其价值在于通过简淡、清冷的艺术形式,抵达精神层面的孤高与深刻。

网络扩展解释

“轻俗寒瘦”是一个用于描述唐代四位诗人不同诗歌风格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轻俗
    指诗歌语言通俗、贴近世俗的风格。主要对应元稹和白居易,二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生活。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作品,语言平实,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

  2. 寒瘦
    形容诗歌风格冷峻、艰涩、清瘦,多指孟郊和贾岛。两人以“苦吟”著称,诗风孤峭凄冷,用词奇险。如孟郊的“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均体现了这种风格。

四诗人风格对比

诗人 风格特点 代表作示例
元稹 通俗浅近 《遣悲怀》《行宫》
白居易 平易写实 《长恨歌》《琵琶行》
孟郊 冷寂悲苦 《游子吟》《秋怀》
贾岛 清瘦奇僻 《题李凝幽居》《剑客》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人的创作背景或作品分析,可参考唐代文学研究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钱帮补半晌午并产惩御尘榻驰蹂处心积虑麤糙倅介村眉打胡旋大中至正电麻醉调逗底绥儿童心理学烦疑勾呼贵敬龟绳焊锡歡浃货欲夹缠讲散经恤近周眷心六君子溜开马如龙氋氃门铃门堂难阸鸟信浓艳霈润巧捷万端气歇诎信袡茵热汤汤生死予夺水晶玻璃鼠尾轿私心自用酸鼻遂郊碎务贪妄陶谢塌秧顽敌为鬼为蜮先来孝和渫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