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禮的意思、詩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禮的解釋

(1)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詩經》《禮經》,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2) [cultured]∶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詩禮之家

詳細解釋

《詩經》《三禮》。泛指儒家經典。《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詩:“《詩》《禮》不外學,兄弟相攻研。” 清 譚嗣同 《延年會叙》:“更若為戲於葉子,丐靈於五木,詩禮之儒俯儕博徒,搢紳之賢乃類争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詩禮”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詩”和“禮”兩個單字組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含義和重要的地位。其詳細釋義如下:

  1. 字面含義與核心指代:

    • 詩: 特指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它不僅是文學作品,在儒家文化中更被視為道德教化、政治諷谏和禮儀規範的經典文本。
    • 禮: 指《周禮》、《儀禮》、《禮記》等儒家經典中記載的禮儀制度、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它規定了社會各階層在各種場合應有的言行舉止,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倫理綱常的核心。
    • 合稱“詩禮”: 因此,“詩禮”合稱,最直接的含義就是指儒家經典《詩經》和《禮記》(或泛指“三禮”),它們是儒家教育體系中傳授文化知識、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的基礎典籍。
  2. 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 儒家文化傳統的象征: “詩禮”超越了具體的書名,成為以《詩》、《禮》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傳統、教育内容和道德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以詩書教化、禮儀熏陶為核心的文化傳承體系。
    • 道德修養與行為規範: 研習“詩禮”的過程,就是學習如何修身養性、知書達理、遵循社會規範的過程。因此,“詩禮”常用來指代良好的教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合乎禮儀的言行舉止。例如,“詩禮傳家”意味着家族世代以詩書禮儀教育後代,保持門風清正。
    • 文雅與知書達理: 通曉“詩禮”的人被認為是有文化、有修養、舉止文雅的人。所以“詩禮”也用來形容人或家庭具有文雅的氣質和知書達理的風範。如“詩禮之家”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3. 常用語境與成語:

    • 詩禮傳家: 這是“詩禮”最著名的用法之一,指一個家族世代以詩書禮儀教育子孫,将儒家文化和道德規範作為家風代代相傳。這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對文化傳承和道德修養的重視。
    • 詩禮簪纓之族: 形容既是世代官宦(簪纓),又是講究詩書禮教的家族,強調其門第高貴且文化底蘊深厚。
    • 知書達禮 / 知書識禮: 雖然不直接包含“詩禮”二字,但其内涵(有知識、懂禮儀)與“詩禮”所代表的修養高度一緻。

“詩禮”一詞,核心指儒家經典《詩經》和《禮記》(或三禮),是儒家教育的基礎。其深層含義則象征着以這些經典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傳統、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以及由此培養出的良好教養、文雅氣質和知書達理的風範。它深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教育、禮儀和道德修養的核心價值觀,尤其在“詩禮傳家”這樣的表述中,更凸顯了其作為家族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的重要性。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詩禮”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儒家經典指代
    “詩禮”原指《詩經》和《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是古代讀書人必讀的儒家典籍。例如《莊子·外物》提到“儒以《詩》《禮》發冢”,唐代王建詩中也有“《詩》《禮》不外學”的表述。

  2. 文化修養的象征
    因《詩》《禮》為儒家核心經典,後衍生為讀書人文化素養的代稱,如“詩禮傳家”形容家族重視教育。

二、擴展含義

三、曆史與文獻依據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詩禮”多用于姓名或文學表達,寓意文化傳承與品德修養,如“詩禮”作為名字時,寄托了對才學與禮節的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阿伽百廢鹹舉白椎被池豳什蒼冥冊祭讒害趁衙垂目翠琅玕斷袖分桃多力匦旌漢氏黃橙橙慌速速恢發肌腠禁坊金龜子黅霄金懸拒虎進狼軍戎刊墨兩面幹部裡保龍朝鸾绫羅幔彌牟鳴螀溟魚南琛年逾不惑碰湖破說竅領清瑩绻領取庸日差水芽私恨宿素湯水鐵伐挺擢頹阙外屬微察五火務穑顯附縣試骁氣校怨邪意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