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詩經》和《禮經》,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2) [cultured]∶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詩禮之家
指《詩經》和《三禮》。泛指儒家經典。《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詩:“《詩》《禮》不外學,兄弟相攻研。” 清 譚嗣同 《延年會叙》:“更若為戲於葉子,丐靈於五木,詩禮之儒俯儕博徒,搢紳之賢乃類争奪。”
“詩禮”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儒家經典指代
“詩禮”原指《詩經》和《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是古代讀書人必讀的儒家典籍。例如《莊子·外物》提到“儒以《詩》《禮》發冢”,唐代王建詩中也有“《詩》《禮》不外學”的表述。
文化修養的象征
因《詩》《禮》為儒家核心經典,後衍生為讀書人文化素養的代稱,如“詩禮傳家”形容家族重視教育。
“詩禮之家”的比喻
舊時常用“詩禮之家”指代注重禮教、家風嚴謹的讀書人家。例如文獻中提到的“馬園巷多詩禮簪纓之族”,即強調這類家庭的文化底蘊。
字義分解
如今“詩禮”多用于姓名或文學表達,寓意文化傳承與品德修養,如“詩禮”作為名字時,寄托了對才學與禮節的重視。
《詩禮》是指中國古代經典文獻《詩經》和《周禮》的合稱。《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305篇民間詩歌,展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周禮》則是西周時期禮制的總稱,記載了古代社會各個方面的禮儀規範。
《詩禮》的拆分部首是“讠”和“示”,其中“讠”是“言”的變體,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思;“示”表示展示、表現。《詩禮》的總計12個筆畫。
《詩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在古代,詩歌被視為表達情感和理解人性的媒介,而禮儀則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的重要規則。因此,《詩禮》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代表,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詩禮》的繁體為「詩禮」。
在古代,由于字形演變的原因,《詩禮》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以《詩經》為例,古時候的《詩經》中詩歌的标題常用「風」「雅」「頌」等字,表示不同的詩體。
1.《詩禮》堪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2.他通過研讀《詩禮》,深入理解了古代文化的精髓。
3.作為中國傳統經典之一,《詩禮》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
1. 詩人:指以創作和表達詩歌為主要活動的人。
2. 禮儀:指一種社會規範和行為準則,用于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
1. 《經傳》:指中國古代經典文獻的總稱。
2. 《文化遺産》:指具有文化價值并得到保護的物品或傳統。
《詩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代表,所以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例如與現代文化、外來文化相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