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族語的意思、土族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族語的解釋

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十三世紀記錄蒙古語的文獻中出現的首輔音h(現代蒙古語已經失落),在土族語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詞的第一音節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詞首複輔音。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較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族語是蒙古語族東部分支的代表性語言,主要分布于中國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及周邊區域,使用人口約10萬(截至2020年)。該語言在語音層面保留着中古蒙古語的詞首輔音[h]及元音和諧規律,例如"honi"(羊)與蒙古語"хонь"同源;語法采用主-賓-謂結構,通過格助詞區分施事與受事,如"nohai-du mori ugie"(給狗喂馬)。

詞彙系統由蒙古語族基礎詞、藏語借詞(如"lama"喇嘛)、漢語借詞(如"xua"花)三部分構成,其中畜牧業相關詞彙占比達37%(《土族語方言研究》)。作為瀕危語言,其保護工作被納入《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青海民族大學設有土族語言文化研究所開展系統記錄。該語言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瀕危語言地圖》東亞區重點監測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土族語是中國土族人使用的一種語言,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語言系屬
    土族語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與蒙古語有親緣關系,但保留了部分古代蒙古語的特征。例如,13世紀蒙古語文獻中的首輔音h(現代蒙古語已消失),在土族語中演變為fh(如[f]或[x])。

  2. 地理分布與使用人口
    主要分布于中國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等地。根據1982年數據,使用人口約10萬,而最新統計顯示已增至約15.9萬人。

  3. 語言特點

    • 語音:因第一音節元音脫落,形成詞首複輔音(如fta“雪”)。
    • 詞彙:包含大量漢語和藏語借詞,反映了長期的文化交融。
    • 方言:分為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兩者在語音和詞彙上存在差異。
  4. 文字與現狀
    曆史上使用過基于藏文或漢字的記音符號,但現無統一文字體系,日常多借用漢文或藏文。受現代化影響,年輕一代使用率有所下降,但仍在聚居區作為重要交流工具。

如需更完整的學術資料,可參考語言學專著或相關民族語言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堦暴滅哺醊長言成羣結隊齒更重修舊好敦弓鵰悍跌家打事疊日邸吏風袂風末黼宸該成根須谷賊黉序猴拳皇太子回衺疆圉讦問計利舉棋不定居業沮抑苦克來葉六嬖流斥名冊鳴将難鳴孤掌内任瓯飯瓢飲偶句品位淺明簽名潛卻期集院散拙沙和尚深計遠慮神母夜號湜籍飾緣碩彥擡疊殄靡鐵路車輛頭蓋骨瓦棺鄉邦飨宴現款閑身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