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的意思、碳酸的詳細解釋
碳酸的解釋
[carbonic acid] 一種弱的二元酸H 2 CO 3 ,隻存在于溶液中,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與堿反應形成碳酸鹽
詞語分解
- 碳的解釋 碳 à 一種非金屬元素,無臭無味的固體。無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體碳有金剛石和石墨。冶鐵和煉鋼都需要焦碳。在工業上和醫藥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極為廣泛。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酸的解釋 酸 ā 像醋的氣味或味道:酸菜。酸溜溜。酸梅。酸甜。酸奶。酸棗。 化學上稱能在水溶液中産生氫離子的化合物,分“無機酸”、“有機酸”兩大類:鹽酸。碳酸。硝酸。硫酸。酸堿度。 譏諷人的迂腐:窮酸。寒酸。
網絡擴展解釋
碳酸(化學式:H₂CO₃)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化學式:H₂CO₃,由二氧化碳(CO₂)溶于水形成。
- 存在形式:僅存在于水溶液中,極不穩定,易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式為:
$$
text{H}_2text{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CO}_2↑ + text{H}_2text{O}
$$
2.酸性特點
- 屬于二元弱酸,分步電離:
- 一級電離:$text{H}_2text{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H}^+ + text{HCO}_3^-$(pKa₁=6.38)
- 二級電離:$text{HCO}_3^- rightleftharpoons text{H}^+ + text{CO}_3^{2-}$(pKa₂=10.33)。
- 常溫下,二氧化碳飽和溶液的pH約為5.6。
3.化學性質
- 與堿反應生成碳酸鹽或碳酸氫鹽,例如:
$$
text{H}_2text{CO}_3 + 2text{NaOH} rightarrow text{Na}_2text{CO}_3 + 2text{H}_2text{O}
$$
4.應用與存在
- 自然界:存在于雨水(pH≈5.6)、血液、汽水等。
- 工業用途:用于制造碳酸飲料(如蘇打水)、藥物和化學試劑。
5.補充說明
- 其酸性強度存在争議,部分觀點認為接近中強酸,但主流仍歸為弱酸。
如需更完整的化學性質或反應實例,可參考化學教材或專業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碳酸
碳酸(tàn suā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石”和“酉”,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石”(石井)和“酉”(右)。拼音為tàn suān。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化學術語,意思是一種化合物,由碳和氧元素組成,并與一個或多個金屬離子結合。
在繁體字中,碳酸的寫法為「碳酸」,和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現代常用的字典中,我們知道碳酸的古代寫法為「碳古之蠶」。
以下是對詞語“碳酸”的例句:
1. 許多軟飲料中含有碳酸,給飲品帶來了氣泡和口感。
2. 碳酸氫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常用于調節酸堿度。
3. 碳酸在自然界中可以以礦物的形式存在,如大理石和方解石。
除了“碳酸”這個詞外,還可以有一些相關的構詞,如“碳酸鹽”、“碳酸飲料”等。
與“碳酸”近義的詞彙包括“二氧化碳”、“酵母”等,而反義詞可能是“酸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