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蓠的意思、青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蓠的解釋

香草名。即江蘺。 明 何景明 《七述》:“被服翠苕拾青蘺,出騰八極驂兩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蓠(qīng lí)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特指一種香草,常見于古代文獻與詩詞歌賦中。以下從釋義、特征、文學意象及古籍例證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青蓠指香草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邊陰濕處。其葉片狹長似竹,夏季開白色小花,根莖可入藥,具芳香氣息。在傳統分類中常與“杜若”“蘼蕪”等香草并稱,如《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青蓠,香草名。”


二、植物特征考據

據《本草綱目》及植物學考訂,青蓠即今之“杜若”(Pollia japonica),屬鴨跖草科:


三、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在古典文學中,青蓠承載三重意象:

  1. 高潔人格

    《楚辭·九歌·湘君》以“采芳洲兮杜若”喻君子德行,王逸注:“杜若,香草也”,青蓠與之同類,象征清雅脫俗。

  2. 隱逸情懷

    ​謝朓《遊東田》雲“尋芳草兮采青蓠”,借采摘香草暗喻避世之心。

  3. 離别寄情

    ​古人贈青蓠以示思念,如《文選·别賦》“折青蓠而贻遠”,取其馨香長存之意。


四、古籍例證

  1. 《楚辭·離騷》補注

    ​洪興祖引《本草》雲:“杜若,一名青蓠”,确立名物對應。

  2. 《廣群芳譜·卷九十四》

    ​載:“青蓠生江畔,葉如姜,根似高良姜”,詳述其植物特征。

  3. 《全唐詩·卷三六九》皇甫湜詩

    ​“采彼青蓠,置彼周行”,以香草喻賢才舉薦。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九冊).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798.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 明代萬曆刻本.
  3. 蕭統. 《文選·卷十六》. 中華書局, 1977.
  4. 汪灏. 《廣群芳譜》. 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文獻采用權威典籍及學術出版物,未提供不可驗證的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青蓠”一詞中的“蓠”指代一種植物,常見的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1. 水草或藻類
    “蓠”常指江蓠(屬紅藻門),又名“龍須菜”,是一種可食用或用于瓊脂工業的藻類。因此“青蓠”可指其青綠色的形态,如“青翠的江蓠”。

  2. 文學意象中的香草
    在古詩詞中,“江蓠”(亦寫作“江離”)常被用作香草意象。例如屈原《離騷》中“扈江離與辟芷兮”,象征高潔品格。因此“青蓠”可引申為青翠芬芳的香草,寄托文人的雅緻情懷。

注意:若具體語境涉及植物學或地方名稱,需結合更多信息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

白蕖襃録砭熨鼻翅兒避去不差什麼常居齒舊大锉碓大概地穿甲滴笃東牀嬌客東牆處子喥頭風説粉墨登場墳丘該房挂鎖河清德頌呼聲戶算較逐經辦經天緯地九經三史麇獐揩布苛克侉比闌尾亮荩麗漢吏巾林阻落後洛陽才芒忽枚枚嶷如女兄平步輕螺卻金暮夜汝窯上邊生資殊越隨邪讨命啼唱體望吐氣鹹池巷泣相者纖密仙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