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芒忽的意思、芒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芒忽的解釋

芒、忽皆為極小的計量單位,兩者并稱用以形容極其微小。《朱子語類》卷一一九:“異端之教雖非所願學,而芒忽之差未能辨。” 清 陳确 《死節論》:“節如音節,高下疾徐之不可差芒忽也。”

見“ 芒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芒忽”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芒”和“忽”均為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合稱“芒忽”用以形容極其微小的事物或差異。例如《朱子語類》中提到“芒忽之差未能辨”,強調細微的差别難以區分。

二、文獻出處

  1. 《朱子語類》卷一一九
    提到“異端之教雖非所願學,而芒忽之差未能辨”,說明在學術讨論中,用“芒忽”比喻難以察覺的微小偏差。
  2. 清代陳确《死節論》
    以“高下疾徐之不可差芒忽”形容節操的嚴謹性,如同音律般不容絲毫誤差。

三、其他寫法與關聯詞

“芒忽”有時寫作“芒芴”,兩者含義相通,均表微小。例如《莊子·至樂》中“芒芴”指混沌無形的狀态,但此處“芒忽”更側重具體計量意義。

四、字義分解

五、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中,形容抽象概念的細微差别,如道德、學問等領域的精準要求。例如:“科學研究需嚴謹,芒忽之差可能導緻重大謬誤。”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朱子語類》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芒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芒忽》是一個成語,意為瞬間、轉瞬之間。形容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即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芒忽》的拆分部首是芒(艸)和忄(心)。

芒的筆畫數為四,忽的筆畫數為九。

來源

《芒忽》這個詞源于《莊子·齊物論》。其中有句話:“芒者何也?忽者何也?”指的是芒草和忽忽的樣子,表達了時間過得快的意思。

繁體

《芒忽》的繁體字為「芒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芒忽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而現代漢字寫法中沿用了現行的寫法。

例句

1. 這一年過得真快,轉眼間芒忽即逝。

2. 時間在指尖輕輕一抹,轉瞬間芒忽一切。

組詞

組詞:芒芒、忽忽、芒星、閃忽等。

近義詞

近義詞:瞬間、頃刻、轉瞬、一霎那。

反義詞

反義詞:持續、漫長、久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