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著名的瓷窯之一。窯址在今 河南省 臨汝縣 境内,古代屬 汝州 ,故名。 元祐 初年曾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制瓷器,與官窯、鈞窯、哥窯、定窯合稱五大名窯。所産瓷器,胎骨深灰色,釉色近于雨過天青或淡白,釉汁瑩厚滋潤,或有棕眼隱紋像蟹爪。亦指汝窯所産瓷器。《說郛》卷十八引 宋 顧文薦 《負暄雜錄·窯器》:“本朝以 定州 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 汝州 造青窰器,故 河北 、 唐 、 鄧 、 耀州 悉有之,汝窰為魁。”《紅樓夢》第四十回:“那一邊設着鬥大的汝窰花囊,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硯旁放着一個 北宋 汝窯秘色筆洗,一個 永樂 年制的剔紅嵌玉筆筒。”
汝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首,因窯址位于北宋時期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其燒制的汝瓷以天青釉色和精湛工藝聞名,是古代宮廷禦用瓷器的代表之一。
曆史地位
汝窯興起于北宋晚期(約1086-1125年),專為宮廷燒制瓷器,宋徽宗對其天青釉色尤為推崇。靖康之變後,窯址荒廢,技藝失傳,存世瓷器不足百件,多藏于故宮博物院等機構。
釉色與工藝
造型與美學
器型簡約古樸,常見盤、碗、瓶、洗等,線條流暢含蓄,體現宋代文人“極簡”審美。開片紋理被賦予“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化缺陷為獨特裝飾。
現存汝窯瓷器全球不足百件,2017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億港元成交,刷新紀錄。其稀有性和藝術性使其被譽為“瓷中魁首”,代表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巅峰。
《汝窯》是指中國古代的一種瓷器,産于唐宋時期的汝州窯。
《汝窯》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和穴(宀),總共有9畫。
《汝窯》得名于其所在的地方,即汝州。汝州窯是唐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窯口之一,以燒制高質量的青瓷而聞名于世。
《汝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汝窯」。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汝窯》寫作「汝窰」。
1. 庭前陳設着一對唐代的《汝窯》花瓶。
2. 這件《汝窯》碗可追溯到宋朝。
陶瓷、窯址、瓷器、藝術品
汝州窯、汝瓷、青瓷
其他窯口産的瓷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