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汝窯的意思、汝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汝窯的解釋

北宋 著名的瓷窯之一。窯址在今 河南省 臨汝縣 境内,古代屬 汝州 ,故名。 元祐 初年曾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制瓷器,與官窯、鈞窯、哥窯、定窯合稱五大名窯。所産瓷器,胎骨深灰色,釉色近于雨過天青或淡白,釉汁瑩厚滋潤,或有棕眼隱紋像蟹爪。亦指汝窯所産瓷器。《說郛》卷十八引 宋 顧文薦 《負暄雜錄·窯器》:“本朝以 定州 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 汝州 造青窰器,故 河北 、 唐 、 鄧 、 耀州 悉有之,汝窰為魁。”《紅樓夢》第四十回:“那一邊設着鬥大的汝窰花囊,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硯旁放着一個 北宋 汝窯秘色筆洗,一個 永樂 年制的剔紅嵌玉筆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汝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首,特指北宋時期(約960年—1127年)在河南汝州地區(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及寶豐縣一帶)燒造的宮廷禦用青瓷窯場及其産品。其核心特征與詳細釋義如下:


一、 定義與核心特征

  1. 天青釉色:汝窯瓷器最顯著的标志是其“雨過天青雲破處”般的淡天青色釉。釉色青中泛藍,藍中蘊綠,純淨瑩潤,釉面通常呈亞光質感。這種呈色源于釉料中的鐵元素在還原氣氛下燒成,以及瑪瑙入釉的獨特工藝(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汝窯瓷器”專題)。
  2. 香灰胎體:胎土細膩堅緻,胎色呈深淺不一的灰白色,俗稱“香灰胎”。胎體通常較薄,叩之聲如擊磬(來源:馮先銘《中國陶瓷史》)。
  3. 蟹爪紋開片:釉面普遍帶有自然開片,紋理細密如蟬翼或蟹爪狀,被視為天然裝飾。開片是胎釉膨脹系數差異在冷卻過程中形成的(來源:上海博物館《汝窯的新發現》)。
  4. 裹足支燒:采用“滿釉裹足支燒法”,即器底施滿釉,用細小支釘(多為3或5個)支撐入窯燒造,故底部留有芝麻粒大小的支釘痕(來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發掘報告》)。

二、 曆史地位與工藝成就


三、 文化影響與鑒定要點


參考文獻

  1. 故宮博物院官網:汝窯瓷器研究專題
  2. 馮先銘. 《中國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發掘報告》
  4.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古陶瓷科技研究論文
  5. 台北故宮博物院. 《北宋汝窯特展》展覽圖錄

網絡擴展解釋

汝窯是中國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首,因窯址位于北宋時期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其燒制的汝瓷以天青釉色和精湛工藝聞名,是古代宮廷禦用瓷器的代表之一。

核心特征與曆史背景

  1. 曆史地位
    汝窯興起于北宋晚期(約1086-1125年),專為宮廷燒制瓷器,宋徽宗對其天青釉色尤為推崇。靖康之變後,窯址荒廢,技藝失傳,存世瓷器不足百件,多藏于故宮博物院等機構。

  2. 釉色與工藝

    • 天青釉色:以瑪瑙入釉,呈現“雨過天青”的淡雅色調,釉質瑩潤如凝脂,開片細密如蟬翼或蟹爪紋。
    • 滿釉支燒:采用細小支釘支撐器皿,燒成後底部僅留芝麻狀痕迹,實現通體施釉的完美效果。
  3. 造型與美學
    器型簡約古樸,常見盤、碗、瓶、洗等,線條流暢含蓄,體現宋代文人“極簡”審美。開片紋理被賦予“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化缺陷為獨特裝飾。

存世與價值

現存汝窯瓷器全球不足百件,2017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億港元成交,刷新紀錄。其稀有性和藝術性使其被譽為“瓷中魁首”,代表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巅峰。

别人正在浏覽...

白醥白質傍門表聞彬彬濟濟鬓煙不審殘菊參差剗艾車葉遲笨吃碗茶雠尅淳一辍演詞吐翠旃大孤山大穰谛信短氣杜門絕迹犯軷風愛風馳電騁鳳翼隔距歸奉海氣喊山幌漾惠潤嘉勉蹇連見事接壤今不如昔蠲平快果窺閃靈華漏稅農牧業攀送繦保羌無故實黔口揉捏襦袴聖母峰繩之以法深造守歲松庭縧絲微捕文不加點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