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锉碓的意思、大锉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锉碓的解釋

古代一種用作刑具的大鍘刀。《魏書·汝南王悅傳》:“ 悅 為大剉碓置於州門,盜者便欲斬其手。”《資治通鑒·梁元帝承聖元年》:“ 劉神茂 至 建康 ,丙戌, 景 ( 侯景 )命為大剉碓,先進其足,寸寸斬之,以至於頭。” 胡三省 注:“大剉碓者,為大剉刀,發機如碓,使之踏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锉碓”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古代刑具)

指古代一種用作刑具的大鍘刀,通過機械裝置觸發刀片,用于斬斷肢體。相關記載見于史書:

二、比喻含義

衍生為成語,比喻笨拙、低效的工作方式或行動。這一含義源于傳說: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描述古代刑罰或殘酷手段時引用(如《魏書》《資治通鑒》)。
  2. 日常語境:批評他人或自我反思時,形容方法笨拙、事倍功半的情形。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史書記載或成語典故,可參考《魏書》《資治通鑒》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锉碓是一個古漢字,意為用來磨碾谷物的石碓。該字由“大”、“锉”和“碓”組成。 “大”是表示大小或程度的字義,它的拆分部首是“一”,筆畫數為一畫。 “锉”是表示磨削或修整的字義,它的拆分部首是“金”,筆畫數為十兩畫。 “碓”是表示用來研磨或搗碎的石碓的字義,它的拆分部首是“石”,筆畫數為石部的總筆畫數。 這個字源于古代農業社會,用于描述一種重要的農具,用于磨碾谷物以得到面粉。它的繁體字形為“大銼碓”。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锉碓的寫法略有不同。在小篆字的時代,它的寫法為像現代漢字的簡化形式。然而,隨着漢字的演變和發展,這個字的寫法也發生了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 農夫們用大锉碓将谷物磨碎成細粉,用來做面食和糕點。 組詞:大锉碓是一個完整的詞組,沒有更多的組詞。 近義詞:磨碾、石碓 反義詞:錘子、槌子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