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砭熨的意思、砭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砭熨的解釋

用石針刺穴,用藥物熨貼患處。謂救治病痛。 唐 裴延翰 《<樊川集>後序》:“其砭熨嫉惡,隄障初終,若濡槁于未焚,膏癰于未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砭熨”是一個源自中醫的傳統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中醫治療手法

  1. 砭:指用石針(砭石)刺激穴位或患處,屬于古代針灸療法的一種。
  2. 熨:指用加熱的藥物或器具敷貼患處,通過熱力促進藥物吸收或緩解病痛。
  3. 綜合作用:兩種手法結合使用,旨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治療目的。例如唐代文獻《<樊川集>後序》中記載:“其砭熨嫉惡,隄障初終”,即以醫療手段比喻對問題的整治。

二、引申義:批評與修正

部分資料(如)提到,“砭熨”可引申為通過嚴厲批評和磨砺來糾正錯誤,類似“針砭時弊”的用法。此義項源自《史記·項羽本紀》,但需注意該用法在現代語境中較為罕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中醫操作細節,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砭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砭熨》(biān yù)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打磨、修整。它通常用來形容修飾、潤飾,使之更加完美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砭熨》的拆分部首是石(砭)和火(熨),表示其與石頭和火有關的意義。它總共有十一筆畫。 來源和繁體: 《砭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在古代,人們會使用石頭和火來打磨和修整一些物品,為其增添美觀和光滑。 繁體字「砭熨」沒有特定的繁體形式,因為它的使用較為罕見,若有需要,一般仍會使用簡體字「砭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砭熨」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還是以現代的簡體字形式為主。 例句: 1. 他砭熨了牆壁,使其變得光滑如鏡。 2. 她細心地砭熨了衣物,讓它們看起來煥然一新。 組詞: 砭熨的組詞有:砭石、砭本、砭衣、砭牆等。 近義詞: 磨洗、磨光、打磨等詞語可以作為砭熨的近義詞,表示類似的動作或意義。 反義詞: 粗糙、粗犷等詞語可以作為砭熨的反義詞,表示相反的修整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