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薄無知的意思、輕薄無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薄無知的解釋

謂輕佻浮薄,沒有知識。《雲笈七籤》卷七十:“即輕薄無知泛濫之徒,豈可見天地之心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薄無知"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言行輕浮、淺薄且缺乏見識或智慧。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分析和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将“輕薄”解釋為“言行不莊重、輕佻浮淺”,“無知”指“缺乏知識或不明事理”。合成後形容人“舉止輕浮、思想淺薄且愚昧”。

    示例:

    “此人言行輕薄無知,難當大任。”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 輕薄:指言語舉動輕佻,不嚴肅莊重(如“輕薄無禮”)。
    • 無知:缺乏知識,不明事理(如“無知妄說”)。

      二者組合後強調“因淺薄而導緻的愚昧狀态”。


二、語義分析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

    “那婆子們輕薄無知,隻管說笑,哪裡懂得姑娘的心事。”

    此處批判下人對他人心境的無禮揣測,體現“輕浮”與“愚昧”的雙重貶義。

  2.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世人笑他輕薄無知,他自謂看破世情。”

    諷刺角色以淺薄見解标榜通透,反顯其愚妄。


四、權威來源引用

  1.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商務印書館,1989)

    指出該詞屬“并列結構”,強調“行為輕率”與“認知淺陋”的關聯性。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王力,商務印書館,2016)

    “輕”字條釋例含“輕佻”義項(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佐證其貶義色彩。


五、現代應用場景


結論:“輕薄無知”核心含義為言行輕率浮淺且愚昧短識,需結合道德修養與認知能力綜合理解。其貶義色彩強烈,多用于批判性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輕薄無知”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人輕佻浮薄、缺乏學識與修養,多用于形容言行輕率、淺薄且不注重内涵的人。


出處與背景

  1. 文獻來源:最早出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十:“即輕薄無知泛濫之徒,豈可見天地之心乎?”。
  2. 語境解析:原指修道之人若心性浮躁、學識淺薄,便難以領悟天地至理。

用法與特點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雲笈七籤》或明清小說中的相關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巴豆不妥憯然楚絕春凳春灌待用膽悸刀鴨燈匣子德容釣玉鬥嘴端粹蹲笆籬子咈然挂印衮阙華緒火奴魯魯揭瘡疤急筦郡姓空林庫侖定律酷評龍馳羅千鑪鑄律風潘江陸海抛官配適僻徑平仄普泛千八百千差萬錯籤署頃年七貧八富氣志染草上國燒汞升降奢願市圈衰退庶蠱說話説樂說嘴打嘴讬慮渥寵消差嚣聒洩恨吸溜吸溜稀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