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ulomb’s law] 在真空中沿兩個點電荷(或兩個磁極)之間的直線作用在電荷(或磁極)上的吸力或斥力正比于兩電荷(或兩磁極)強度之積、反比于兩電荷(或兩磁極)間距離的平方
庫侖定律是描述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力的基本電磁學定律,由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奧古斯丁·庫侖于1785年通過實驗提出。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詳細解釋:
庫侖定律的公式為: $$ F = frac{1}{4pivarepsilon_0} cdot frac{q_1 q_2}{r} $$ 其中:
方向性:力的方向沿兩電荷連線,同性電荷相斥,異性電荷相吸。
特性 | 庫侖力 | 萬有引力 |
---|---|---|
作用對象 | 電荷 | 質量 |
方向性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 總是吸引 |
強度 | 遠強于引力(約 (10^{39}) 倍) | 較弱 |
庫侖定律是靜電學的基石,後續的電場理論(如高斯定律)均建立在此基礎之上。其簡潔的數學形式和普適性使其成為電磁學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庫侖定律是指描述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物理定律。根據庫侖定律,兩個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
庫:左右結構,左半部為斤,右半部為幾點。
侖:上下結構,上半部為人,下半部為力。
定:左右結構,左半部為宀,右半部為聶。
律:上下結構,上半部為彳,下半部為呂。
共有19個筆畫:庫(7畫)、侖(5畫)、定(8畫)、律(13畫)。
庫侖定律的名稱來自于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奧古斯丁·庫侖(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他在18世紀末通過實驗測定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并總結出了這一定律。
繁體字為庫倫定律。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一些部分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庫侖定律作為相對較新的術語,其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根據庫侖定律,兩個相同電荷的物體之間會産生斥力。
當兩個電荷之間的距離減小,根據庫侖定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将增大。
靜電、電荷、電場、電磁學
庫侖定律的近義詞包括庫侖定理、庫倫定理。
反義詞為無電荷、中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