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染草的意思、染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染草的解釋

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周禮·地官·掌染草》:“掌以春秋斂染草之物。” 鄭玄 注:“染草,茅蒐橐蘆豕首紫茢之屬。” 元 王祯 《農書》卷十:“藍,染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染草”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進行解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植物學含義(核心釋義)

  1. 基本定義
    指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然染色原料來源。例如《周禮·地官》記載的“掌染草”官職,專門負責染草采集管理。

  2. 曆史文獻依據

    • 《周禮》鄭玄注提到染草包括茅蒐(茜草)、橐蘆、紫茢等。
    • 元代《農書》明确指出“藍,染草也”,即藍草(可提取靛藍)屬于典型染草。
  3. 主要種類及用途
    | 染草名稱 | 提取顔色 | 備注 | |----------|----------|----------------------| | 藍草 | 藍色 | 靛藍的主要來源 | | 茜草 | 紅色 | 需媒染劑固色 | | 紫草 | 紫色 | 古代貴族服飾常用 | | 荩草 | 黃色 | 可染絲織品|

二、引申含義(少數語境)

  1. 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染草”可比喻品行受不良影響而堕落,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為後起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其他相關

提示:若需具體染色工藝或更多染草種類,可參考《天工開物》《齊民要術》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染草

染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為木,具體拆分筆畫數為四畫。染草一詞來源于古時的文字寫法。

在古時的文字演變過程中,染草的寫法略有不同。繁體字中,草字的草部在左邊而不是上邊,相比之下字形更為複雜。另外,染草一詞在古代經常寫成“染荿”。不過,現代常用的簡化字形寫法為染草。

以下是染草一詞的例句:

1. 那片染草隨風搖曳,色彩斑斓。

2. 我喜歡在染草叢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染草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組詞:染料、草木、染坊

近義詞:着色、染色、染指

反義詞:潔白、無色、素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