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容的意思、德容的詳細解釋
德容的解釋
(1).敬辭。有道者的儀容。 宋 陸遊 《别曾學士》詩:“所願瞻德容,頑固或少痊。” 清 劉大櫆 《金複堂先生八十壽序》:“親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風教。”
(2).指女子的德行與容貌。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願君另續德容兼備者以奉雙親。”參見“ 德言容功 ”。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容的解釋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積。容納。無地自容。 對人度量大:容忍。寬容。 讓,允許:容讓。不容人說話。 相貌,儀表,景象,狀态:容止。容顔。容光。容貌。儀容。軍容。市容。陣容。姿
專業解析
“德容”是一個漢語合成詞,由“德”和“容”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從這兩個字的字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典籍的釋義,其詳細意思如下:
一、基本釋義
“德容”指人的品德修養與儀表風度,是内在道德品質與外在行為舉止、儀态容貌的統一體現。它強調一個人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還要具備與之相稱的端莊儀态和良好風貌(容)。
-
“德”的含義(内在核心):
- 指道德、品行、操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将“德”定義為:“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 如仁愛、誠信、正直、寬厚等。
- 引申為恩惠、善行。《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指出“德”有“道德,品德”之義,也指“恩德,好處”。
- 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是規範現代漢語詞彙使用的權威工具書;《辭海》是兼具字典和百科全書性質的大型綜合性辭書,其釋義具有廣泛認可度。
-
“容”的含義(外在表現):
- 指容貌、儀容、儀表。《現代漢語詞典》将“容”解釋為:“相貌;臉上的神情和氣色;樣子。” 如容貌端莊、儀容整潔。
- 引申為氣度、風度、包容。《辭海》指出“容”有“容納,寬容”之義,也指“儀容,相貌”。
- 來源依據:同上,《現代漢語詞典》和《辭海》對“容”的釋義清晰明确,是理解該字的基礎。
二、合成詞“德容”的引申義
将“德”與“容”結合,“德容”通常指:
- 品德與儀容的并稱:形容一個人内外兼修,既有美好的德行,又有得體的儀态。常用于贊譽女性賢良淑德、舉止得體,如“德容兼備”、“德容言功”(舊時衡量婦女品德的四種标準)。
- 由内在品德自然流露出的外在氣質與風度:高尚的道德修養會自然地體現在一個人的神情、舉止和待人接物上,形成一種令人敬重、舒適的氣場或風範。這時的“容”不僅指外貌,更強調由内而外散發出的氣質。
- 包容的德行:有時也指寬宏大量、能容人的品德(此義項在現代使用相對較少)。
三、詞源與用法
“德容”一詞古已有之,常見于古代典籍和文學作品中,用以形容人的整體修養和風範。在現代漢語中,它仍然是一個正式且帶有褒義的詞彙,多用于書面語或對人物(尤其女性)品格的評價。
“德容”的核心含義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質與外在儀表風度的統一體。它強調:
- 内在之“德”:高尚的道德、品行、情操。
- 外在之“容”:端莊的容貌、得體的儀态、優雅的風度。
- 内外統一:美好的品德會自然地體現在外在氣質上,形成整體的修養和風範。
網絡擴展解釋
“德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德容”由“德”(品德)和“容”(容貌)組成,指人的内在品德與外在儀态均需端正莊重。該詞既可形容有道者的風範,也可特指女子的德行與外貌。
二、具體釋義
-
敬辭:有道者的儀容
用于表達對德高望重者的尊敬,強調其言行舉止符合道德規範。例如宋代陸遊在《别曾學士》中寫道:“所願瞻德容,頑固或少痊”。
-
指女子的德行與容貌
多用于形容女性兼具良好品德與端莊外貌。清代沈複《浮生六記》提到:“願君另續德容兼備者以奉雙親”。
三、使用場景
- 評價人物:如“德容兼備”形容品貌雙全的女性(常見于文學作品)。
- 禮儀用語:作為敬辭贊美他人,如“親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風教”(清代劉大櫆文)。
四、關聯擴展
- 相關成語:
“德言容功”指古代對女性品德、言辭、儀态、家務能力的四項要求,“德容”可視為其中兩項的概括。
五、總結
“德容”既強調内外兼修的個人修養,也包含對不同性别角色的傳統期許。其内涵隨語境變化,但核心始終圍繞品德與儀表的雙重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
安如太山幫兇持祿養交崇禮抽繹川菜戴笠故交诋冒定員締昵耳目股肱芳醪紛紛不一分書複句乖喪歸程鶴籞華好黃金塢毀打互市郎将類驕蟲角樓角柶金質獎懼惑居庸空王口采樂家鸾帶陌上桑間男女老小鷗浮鹭立配曲骈誅僻經匹制普淖前仇伽南香窮正球膽栖拙诠說鵲巢鸠主雀台轖駕順我者生,逆我者死術士冠傥來物天奪望國尉藉甕齑香椿小纰漏夏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