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灌的意思、春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灌的解釋

[spring irrigation] 春季對農作物灌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春灌,指春季農作物播種或返青時進行的灌溉活動,是傳統農耕中調節土壤墒情、保障作物生長的關鍵農事措施。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由“春”與“灌”組合而成,“灌”在此特指“澆灌土地”。其核心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水分補給

    北方地區春季降水少,土壤易幹旱,春灌可補充冬春蒸發消耗的水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表明,春灌能使冬小麥增産8%-15%(《中國農田水利技術手冊》,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年)。

  2. 地溫調節

    《北方旱作農業規範》指出,早春低溫時灌溉可提升地表溫度2-3℃,防止霜凍對幼苗的傷害,該結論被農業農村部列為春灌技術指導依據。

  3. 鹽堿控制

    《土壤改良原理與實踐》記載,采用“大定額灌水”方式沖洗土壤表層鹽分,可使華北平原鹽堿地含鹽量下降40%以上,該方法被納入國家農田生态修複工程标準。

當前春灌技術已從傳統漫灌發展為精準滴灌,農業農村部2023年數據顯示,全國智能灌溉覆蓋率已達63%,較十年前提升27個百分點(國家農業農村部官網《全國灌溉發展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春灌”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既指農業灌溉行為,也作為成語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農業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春季對農田或綠地進行灌溉的行為,主要目的是補充土壤水分,保障農作物正常生長或越冬作物返青。尤其在我國西北、華北等降水較少的地區,春灌是土地越冬後“喝的第一口水”,對夏糧增産和秋糧豐收至關重要。

  2. 核心作用

    • 抗旱保墒:春季多風少雨,蒸發量大,春灌可緩解土壤幹旱,促進植物萌芽返青。
    • 抵禦倒春寒:通過降低地溫延緩植物萌芽時間,減輕霜凍危害。
    • 促進生長:加速根系發育和養分吸收,增強光合作用,提升抗逆性。
    • 增強肥效:結合施肥可提高養分利用率,助力作物快速生長。
  3. 實施時間
    華北地區通常在2月底至5月進行(以冬小麥為主),東北、西北地區則根據氣候調整,一般早春土壤解凍後開始,作物開花前後再各灌一次。

二、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時,“春灌”比喻在適當時機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事物快速發展,強調行動及時性與方法正确性。例如:“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業務春灌,市場份額顯著提升。”

三、延伸場景

除農業外,春灌概念也應用于園林養護,如澆灌返春水可保護新芽、減少黃葉落葉現象。

如需了解具體地區的春灌技術細節,可參考水利部門發布的指導文件(如、6、13)。

别人正在浏覽...

犇佚不怪常便逞臆臣屬熾結楮衲疵垢翠采大雁塔東宮三太對仗阇裡二典貳功惡有惡報豐貌分土扶木浮揚關掌骨骼肌谷色黃犢歡趣混和魂轎葷腥儉正近鄙口受寬放苦水靈飛散亂化落氣馬嘶邈影粘結破貨撲鼕晴燠秦醫窮途末路绮錢日月逾邁三唐師公戲誦觀談柄譚嗣同桃花飯天荒鐵硬五花判事線路纖魄顯飾霄鴻消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