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燒汞的意思、燒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燒汞的解釋

指道教徒用水銀煉藥。 唐 陸龜蒙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夜然燒汞火,朝煉洗金鹽。” 明 高啟 《贈丘老師》詩:“平生不學燒汞方,唾視黃金等何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燒汞”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道教煉丹術語
    指道教徒用水銀(汞)煉制丹藥的行為。汞因其流動性、金屬特性,在古代煉丹術中常被用于追求長生或煉制“金丹”。例如唐代陸龜蒙的詩句“夜然燒汞火,朝煉洗金鹽”便描述了這一過程。明代高啟的詩句“平生不學燒汞方”則表達了對煉丹術的批判态度。

  2. 成語引申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人心急火燎、行動迅猛,急于求成”。此解釋可能源于汞易揮發的特性,借喻急躁狀态,但該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記載,權威性存疑。

  3. 汞的化學特性補充
    汞(水銀)在常溫下呈液态,具有毒性,古代多用于制作藥物、鏡子等。煉丹術中的“燒汞”需高溫處理,但因汞蒸氣劇毒,實際操作危險性極高。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文獻中,“燒汞”通常指道教煉丹術;若需引用成語含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并核實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燒汞

燒汞是一個詞,它的意思是用火加熱水銀,使其轉化為蒸汽。

燒汞的拆分部首是火和水,部首火代表着火熱,而部首水代表着水銀。

燒汞的筆畫有10畫,其中火的部分有4畫,水的部分有6畫。

燒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大詞典》中有相關解釋。在古代,人們發現水銀可以隨着溫度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的物理性質變化,比如燒熱後會變成蒸汽。

燒汞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燒汞。

在古時候,燒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變化,但我們可以通過古籍中的記載得知,這個詞是被廣泛使用的。

例句:
- 煅燒汞使其變成純淨的銀。
- 燒汞的過程需要控制溫度和環境,以避免産生有害氣體。

相關組詞:
- 燒煤:用火加熱煤炭使其起火燃燒。
- 燒開水:用火把水加熱到沸騰的狀态。
- 燃燒:物體在氧氣中燃燒,産生火焰和熱量。
- 昇華:固體直接轉變為氣體的過程。

近義詞:
- 蒸發:液體轉變為氣體的過程。
- 汽化:與蒸發相同,是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
- 蒸騰:指液體表面的分子由低溫區轉移到高溫區,最終形成氣态。

反義詞:
- 冷卻:使物體的溫度降低。
- 凝固:氣體變為固體的過程。
- 沸騰:液體的表面出現大量的氣泡,由熱轉化為蒸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