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轻薄无知的意思、轻薄无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轻薄无知的解释

谓轻佻浮薄,没有知识。《云笈七籤》卷七十:“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轻薄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言行轻浮、浅薄且缺乏见识或智慧。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分析和权威引用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将“轻薄”解释为“言行不庄重、轻佻浮浅”,“无知”指“缺乏知识或不明事理”。合成后形容人“举止轻浮、思想浅薄且愚昧”。

    示例:

    “此人言行轻薄无知,难当大任。”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 轻薄:指言语举动轻佻,不严肃庄重(如“轻薄无礼”)。
    • 无知:缺乏知识,不明事理(如“无知妄说”)。

      二者组合后强调“因浅薄而导致的愚昧状态”。


二、语义分析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那婆子们轻薄无知,只管说笑,哪里懂得姑娘的心事。”

    此处批判下人对他人心境的无礼揣测,体现“轻浮”与“愚昧”的双重贬义。

  2.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

    “世人笑他轻薄无知,他自谓看破世情。”

    讽刺角色以浅薄见解标榜通透,反显其愚妄。


四、权威来源引用

  1.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商务印书馆,1989)

    指出该词属“并列结构”,强调“行为轻率”与“认知浅陋”的关联性。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王力,商务印书馆,2016)

    “轻”字条释例含“轻佻”义项(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佐证其贬义色彩。


五、现代应用场景


结论:“轻薄无知”核心含义为言行轻率浮浅且愚昧短识,需结合道德修养与认知能力综合理解。其贬义色彩强烈,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轻薄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人轻佻浮薄、缺乏学识与修养,多用于形容言行轻率、浅薄且不注重内涵的人。


出处与背景

  1. 文献来源:最早出自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即轻薄无知泛滥之徒,岂可见天地之心乎?”。
  2. 语境解析:原指修道之人若心性浮躁、学识浅薄,便难以领悟天地至理。

用法与特点


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云笈七签》或明清小说中的相关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瘢痆胞人布袋木偶尺兵吹云筝枓栱锻模儿马頫听干健高帽高谈大论躬蹈贡箋公羊子骇猋嚎呼好模好样和风丽日合笙讧乱花九锡奸媚晈察矜高金翼使积延鞠部举职困处裲裆罗掘一空慢滞煤精妙处不传喃喃喏喏辇路皮馄饨迁董欺昧清迥青神穷老全身远害人人得而诛之散坐事必躬亲适贤鼠遯缩衣节食韬牙通率拖带晩造危道委卸五例误乱无束无拘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