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善的意思、不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善的解釋

(1).指壞事。《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史記·孝文本紀》:“ 呂産 欲為不善,丞相 陳平 與太尉 周勃 謀奪 呂産 等軍。”

(2).指惡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然明 曰:‘政将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産 ?’” 楊伯峻 注:“以好人代替壞人。”《國語·晉語六》:“不善進不善,善亦蔑由進矣。”

(3).指缺點。《孟子·離婁下》:“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

(4).不良;不好。《莊子·至樂》:“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敗塗地。”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迎面有二個人行将至,忽悄語曰:‘來矣。’某知其意不善,怖極計生。”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一段:“ 吳天寶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嬸 氣色不善,也不介意,還是說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嬸 引樂了。”

(5).不長于。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於衆難,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

(6).猶言非同小可。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見,這頓打可不善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善”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不擅長;不善于

    指缺乏某種能力或技巧,無法把事情做好。例如:“他不善言辭”(指不擅長表達)、“不善理財”(指不擅長管理財務)。此義項強調能力上的欠缺或不足。

    來源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例句參考:“他為人忠厚,但不善交際。”—— 呂叔湘主編,《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1999年。

  2. 不好;不良

    指品質、行為、狀況等不符合道德規範或帶來負面結果。例如:“心存不善”(指懷有惡意)、“不善之舉”(指不好的行為)、“管理不善導緻虧損”(指管理不好)。此義項帶有明顯的負面評價色彩。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普及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

    例句參考:“若發現對方有不善之意,需提高警惕。”——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2005年。

語義辨析:

“不善”的第一層含義(不擅長)側重客觀的能力描述,第二層含義(不好)則帶有主觀的道德或價值判斷。在使用時需根據上下文明确其指向。其詞義由古漢語中表示“不擅長”(如《論語·述而》:“不善不能改”)逐漸引申出“不良、不好”的抽象含義。

來源參考:許慎(漢)撰,《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中華書局,1963年;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1980年。

網絡擴展解釋

“不善”一詞的釋義可綜合多個來源歸納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指壞事/惡行 源自《尚書·伊訓》"作不善,降之百殃",多用于描述違背道德或法律的行為,如《史記》記載呂産"欲為不善"即指謀逆之事。

  2. 表示缺點/不足 《孟子·離婁下》"言人之不善"指人的缺陷,曹植《與楊德祖書》中"有不善者"特指文章瑕疵。

二、引申用法 3.不擅長某事 如"不善管理"表示缺乏相關能力,心理學角度認為這是個體能力差異的體現。

  1. 形容不良狀态 可指具體事物質量差,如《莊子·至樂》"不善之行",或抽象情況如企業經營不善(案例)。

  2. 方言特殊義 部分地區引申為"非同小可",如"這場損失可不善"表示後果嚴重。

注: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古漢語多用于道德評判(如引《尚書》),現代漢語更側重能力描述(如分析)。建議查閱《漢典》或《左傳》等原始文獻獲取更完整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散避閃播刑補廪參廁測力癡雲膩雨竄雜錯口大餐大酒大肉敦敬奪禮惰失二價梵居繁弱犯齋人分析語蚨錢甘藍故裡海輪還妾黃昙子還原化學元素将指監納家宅介然客邦筷籠子快照老馬戀棧理匦猛虎添翼末業暮途逆迹烹茗霹靂車頻切撲挑千葉蓮清冽岐陽之蒐區别聖君室制殊庭松下宿憾踢嚓咯嚓威摧溫香渠無忝和相宅瑕瑜夏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