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暮途的意思、暮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暮途的解釋

傍晚的路程。多比喻困境或晚年。 唐 徐珩 《日暮望泾水》詩:“獨有迷津客,懷歸軫暮途。”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内諸官》:“荒歲兒女瘦,暮途涕泗零。” 清 顧炎武 《答王茂衍》:“或且停車 渭 曲,坐石 磻溪 ,得隨巾拂之餘,上溯韋編之學……則耄齒增榮,暮途知勵矣。”參見“ 日暮途遠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暮途

釋義:

“暮途”為漢語合成詞,由“暮”與“途”組合而成,本義指“日暮時分的道路”,引申為“人生的晚年階段”或“事物衰落的境地”。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

  1. 時間維度:以“暮”(日落時分)隱喻人生或事物的末期,如年老、衰微之境。
  2. 空間維度:以“途”(道路)象征人生曆程或發展路徑,暗含走向終結的趨向。

詞源與古典用例

  1. 單字溯源:
    • 暮:《說文解字》釋為“日且冥也”,指太陽将落之時(來源:許慎《說文解字》)。
    • 途:《玉篇》注“路也”,本義為道路,後引申為人生軌迹(來源:顧野王《玉篇》)。
  2. 合成詞演變:

    “暮途”最早見于詩文,如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中“暮途涕泗零”,以黃昏路途喻人生遲暮之悲涼(來源:《杜工部集》)。


引申義與用法

  1. 人生晚年:

    指代衰老階段,含無力回天之感。例:“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雖未直用“暮途”,但“暮年”與之近義(來源:曹操《龜雖壽》)。

  2. 衰敗之境:

    形容事物由盛轉衰的态勢。如“王朝暮途”指政權瀕臨崩潰(來源:《漢語大詞典》)。


權威詞典釋義


文學與文化意象

古典文學常以“暮途”營造蒼涼意境:


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 情感色彩
暮途 人生/事物的末期 悲涼、無奈
遲暮 衰老狀态 哀婉
衰微 勢力衰落 客觀描述

結語

“暮途”凝練了漢語以自然景象喻人生的智慧,其雙重意象(時間+空間)承載了文化中對生命限度的深刻體悟。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保留古典修辭的厚重感。

網絡擴展解釋

"暮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讀音為mù tú,由"暮"(日暮)和"途"(路途)組成,字面指傍晚時分昏暗的道路。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如徐珩《日暮望泾水》中"懷歸軫暮途",描繪日暮行路的景象。

二、比喻意義 在文學語境中具有雙重象征:

  1. 困境隱喻:借天色漸暗、前路難辨的意象,暗示人生或事業的艱難處境。例如杜甫《橋陵詩》中"暮途涕泗零",以暮途映襯荒年疾苦。
  2. 晚年象征:通過白晝将盡比喻人生暮年,清代顧炎武《答王茂衍》中"暮途知勵"即表達晚年仍求奮進的精神。

三、文學關聯 與成語"日暮途窮"(出自《史記·伍子胥列傳》)存在語義關聯,二者均通過日暮意象強化時間緊迫與境遇困頓的意境,但"暮途"更側重環境描寫,而"日暮途窮"強調絕境狀态。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修辭場景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集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巴兒辯黠禀堂蠶婦汊河蟬化誠臣尺二寸牍杵觸旦夕之危東馳西撞飛針走綫感舊挂零廣城晷景合與皇胄恢偉阍犬蹇策犍牛禁備寖迷考廟匡政撈鈴連誅鱗卒流動龍蛇混雜冒位麽波盤縧盆成偏院飄飒薲草強悍氣憤靸鞋社會關系十刹海肆戾孫謀天地君親師田卒悌達投果往路妄取違濫吳藍務施無遺遐耇獻策現代化建設歇前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