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敬的意思、敦敬的詳細解釋
敦敬的解釋
敦厚恭敬。《管子·形勢》:“治之以義,終而復始,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荀子·強國》:“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南朝 宋 鮑照 《與伍侍郎别》詩:“貧遊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敬的解釋 敬 ì 尊重,有禮貌地對待:尊敬。緻敬。敬重(恘 )。敬愛。敬仰。恭敬。敬辭。敬慕。敬獻。 表示敬意的禮物:喜敬。壽敬。 有禮貌地送上去:敬酒。敬香。 謹慎,不怠慢:慎始敬終(自始自終都謹慎不懈)。
網絡擴展解釋
“敦敬”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ūn jìng,其核心含義是敦厚恭敬、真誠盡責,主要用于表達對他人的尊重态度或對事務的認真态度。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義拆解:
“敦”指敦厚、誠懇,“敬”指恭敬、尊重。兩者結合後,既強調内心的真誠,也體現外在的禮敬态度。
- 延伸内涵:
在古籍中常與“忠信”連用(如《管子·形勢》),表示為人處世需兼具誠懇與禮節,如“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
二、使用場景
- 對尊長的敬意:
適用于對長輩、師長或權威人物的尊敬,如《荀子·強國》中描述官吏“恭儉敦敬”,體現對職責的重視。
- 對事務的盡責:
可引申為對工作、學習的認真态度,如現代語境中形容恪守職責、一絲不苟的精神。
三、古籍出處
- 《管子·形勢》:“治之以義,終而復始,敦敬忠信,臣下之常也。”
- 《荀子·強國》:“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
以上引文均說明“敦敬”在古代被視為官吏或君子的基本品德。
四、現代延伸
如今,“敦敬”不僅用于傳統語境,也可形容對英雄楷模的敬仰,或強調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的原則。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查字典》()及《荀子》《管子》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敬的意思:
敦敬一詞是指對他人或事物充滿敬意、尊重和敦厚的态度。它包含了對他人正直、善良、忍耐和謙虛的尊重,表達了對他們的重視和敬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敦字由「⺰」(辛)和「攴」(攵)兩個部首組成。其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敦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象形表示一個人的背影和動詞行走。隨着漢字的演變,敦字逐漸繁體化為「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敦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由「口」和「屯」兩個部首組成,表示一種嚴謹、穩定的意味。
例句:
1. 我對老師的敬意和敦厚是永遠不變的。
2. 他敦敬地向長輩鞠躬緻謝。
3. 古人常說:敦敬為良,修身為本。
組詞:
敦厚、敬重、敬愛、尊敬、敬意
近義詞:
尊重、欽佩、崇敬、敬重
反義詞:
輕慢、不敬、不尊重、蔑視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