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請安的意思、請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請安的解釋

(1).請客人安坐。《儀禮·鄉飲酒禮》:“主人曰:‘請安于賓。’” 胡培翚 正義:“請安, 蔡氏 德晉 雲:‘留賓安坐也。’”

(2).自請安息。《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乃飲酒,使宰獻,而請安。” 杜預 注:“ 齊侯 請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問安禮節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較隆重時雙膝跪下;女子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稱“請某人安”。《紅樓夢》第三一回:“一時進入房中,請安問好,都見過了。”《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又趕着説:‘别請安了,作揖罷。’ 安公子 轉過身來恭恭敬敬的作了一個揖。”

(4).問安。 魯迅 《書信集·緻江紹原》:“太太前乞叱名請安。” 峻青 《海嘯》第二章:“老太爺好。多年不見了, 宋五 給老太爺請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請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是向尊長問候,表達敬意和祝願平安。它主要包含以下詳細意思:

  1. 問候尊長的禮節: 這是“請安”最基本、最核心的含義。指晚輩或地位較低者向長輩、上級或尊敬的人行禮問好,表達關切和敬意。這種行為通常伴隨着特定的身體動作(如作揖、打千、跪拜等,因時代和場合而異),并口稱問候語(如“請安”、“問安”)。其目的是表達對對方的尊敬和祝願對方平安康泰。《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解釋為“問安”,即問候尊長的起居安好。

  2. 特指清代滿族的見面禮節: 在清代,“請安”成為一種制度化的、具有滿族特色的禮儀。男子通常行“打千”禮(單膝跪地,右手下垂),女子則行“蹲安”禮(雙手扶膝,微屈膝下蹲)。這種禮節不僅用于家庭内部晚輩向長輩請安,也廣泛應用于官場、社交場合中下級對上級、卑者對尊者的問候。《清史稿·禮志》等文獻對此有詳細記載。

  3. 表達祝願平安: “請安”一詞的字面意思本身就蘊含着“請求安好”或“問候平安”的意味。行禮者在問候時,内心和言語中都包含着對對方身體健康、生活平安順遂的美好祝願。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尊卑有序、孝親敬長以及追求和諧平安的價值觀念。

  4. 現代語境中的演變: 在現代漢語中,嚴格的、儀式化的“請安”禮節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常見,尤其是在非滿族聚居區。但其核心意義——“向長輩或尊敬的人問候”——仍然保留在語言和觀念中。人們可能會在見面時或書信、電話、信息中說“給您請安了”(尤其在北方部分地區或特定語境下),這更多是一種表達尊敬和禮貌的客套話,儀式動作大大簡化或省略。故宮博物院的研究也展示了這一禮節從具體儀式向象征性問候的演變過程。

總結來說,“請安”是一個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尊卑禮儀和孝道觀念的詞語,主要指晚輩或地位較低者通過特定的言行向尊長表達敬意和祝願平安的禮節行為,在清代發展成一種特色鮮明的制度性禮儀,其問候的核心内涵在現代社會依然有所體現。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線上版可參考商務印書館官網或權威詞典數據庫]
  2. 故宮博物院. (n.d.). 清代宮廷禮儀. 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文化研究欄目 (需訪問官網核實具體路徑)
  3. 王力等. (201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商務印書館. (對“安”字及禮儀相關詞彙有文化背景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請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禮儀用語,其内涵隨曆史演變逐漸豐富。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問候禮節
    指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或平輩之間的問好,如“早晚請安”。明清時期成為日常禮節,男女行禮方式不同:男子行“打千禮”(右膝半跪),女子則雙手扶左膝、右腿微屈蹲身。

  2. 留客用語
    古代宴會中表示“請客人安坐”或“請求安息”的客套話,見于《儀禮·鄉飲酒禮》記載。


二、曆史演變


三、具體形式


四、文化内涵

古人将“請安”視為安身立命的重要環節,與“安居樂業”“入土為安”等理念一脈相承,反映了對和諧人際關系的追求。

現代使用:當代已較少使用傳統請安禮節,但在戲曲、曆史題材作品及部分傳統家庭中仍有保留。

别人正在浏覽...

跋山涉川本對蔔數不肖子孫采石場朝漢台齒年寵贈丹椒等比燈灺燈焰笃勵獨學翻口诃奪橫亘何為後晌鬟心歡欲伽楠珠截斷妓籍景佩咎教酒意季夏橘洲扣刀快心遂意捆心禮敬飂叔安李小龍鹭序馬缰馬食夢徵墓工内任平津破山溥博鉗塞雀金泥三綱觞酌杓建稍縱即逝生死攸關飾甲底兵誓死不渝束身自愛投阱下石烏疊泥蕪梗閑構線香稀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