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请安的意思、请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请安的解释

(1).请客人安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 正义:“请安, 蔡氏 德晋 云:‘留宾安坐也。’”

(2).自请安息。《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 注:“ 齐侯 请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4).问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 《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 给老太爷请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请安”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其核心含义是向尊长问候,表达敬意和祝愿平安。它主要包含以下详细意思:

  1. 问候尊长的礼节: 这是“请安”最基本、最核心的含义。指晚辈或地位较低者向长辈、上级或尊敬的人行礼问好,表达关切和敬意。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特定的身体动作(如作揖、打千、跪拜等,因时代和场合而异),并口称问候语(如“请安”、“问安”)。其目的是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祝愿对方平安康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问安”,即问候尊长的起居安好。

  2. 特指清代满族的见面礼节: 在清代,“请安”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具有满族特色的礼仪。男子通常行“打千”礼(单膝跪地,右手下垂),女子则行“蹲安”礼(双手扶膝,微屈膝下蹲)。这种礼节不仅用于家庭内部晚辈向长辈请安,也广泛应用于官场、社交场合中下级对上级、卑者对尊者的问候。《清史稿·礼志》等文献对此有详细记载。

  3. 表达祝愿平安: “请安”一词的字面意思本身就蕴含着“请求安好”或“问候平安”的意味。行礼者在问候时,内心和言语中都包含着对对方身体健康、生活平安顺遂的美好祝愿。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尊卑有序、孝亲敬长以及追求和谐平安的价值观念。

  4. 现代语境中的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严格的、仪式化的“请安”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常见,尤其是在非满族聚居区。但其核心意义——“向长辈或尊敬的人问候”——仍然保留在语言和观念中。人们可能会在见面时或书信、电话、信息中说“给您请安了”(尤其在北方部分地区或特定语境下),这更多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礼貌的客套话,仪式动作大大简化或省略。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也展示了这一礼节从具体仪式向象征性问候的演变过程。

总结来说,“请安”是一个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礼仪和孝道观念的词语,主要指晚辈或地位较低者通过特定的言行向尊长表达敬意和祝愿平安的礼节行为,在清代发展成一种特色鲜明的制度性礼仪,其问候的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依然有所体现。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商务印书馆. [在线版可参考商务印书馆官网或权威词典数据库]
  2. 故宫博物院. (n.d.). 清代宫廷礼仪. 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文化研究栏目 (需访问官网核实具体路径)
  3. 王力等. (201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商务印书馆. (对“安”字及礼仪相关词汇有文化背景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请安”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礼仪用语,其内涵随历史演变逐渐丰富。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1. 问候礼节
    指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或平辈之间的问好,如“早晚请安”。明清时期成为日常礼节,男女行礼方式不同:男子行“打千礼”(右膝半跪),女子则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蹲身。

  2. 留客用语
    古代宴会中表示“请客人安坐”或“请求安息”的客套话,见于《仪礼·乡饮酒礼》记载。


二、历史演变


三、具体形式


四、文化内涵

古人将“请安”视为安身立命的重要环节,与“安居乐业”“入土为安”等理念一脉相承,反映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现代使用:当代已较少使用传统请安礼节,但在戏曲、历史题材作品及部分传统家庭中仍有保留。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愁案头澳溟奔呼变脸变色宾筵察按长春树大宝荡失大有可观地头地脑东牀娇客动词杜门诗二舍服练辅援颢汗痕累肩巴教老者计辰羁累凯燕刊载髡毛棱等登林网六幕眄眩明妆盼盼佩刻鹏变飘茵随溷仆舆峭快器件气母情澜晴雨表嚷駡日行千里日月相腮庞丧煞邃学推测文化人下凡下计相权相闻香浥闲者闲置小蹄子携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