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觞酌的意思、觞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觞酌的解釋

(1).亦作“ 觴勺 ”、“ 觴杓 ”。飲酒器。《韓非子·十過》:“食器雕琢,觴酌刻鏤,白壁堊墀,茵席雕文。” 漢 劉向 《說苑·反質》:“繒帛為茵縟,觴勺有彩為飾,彌侈。”《宋書·禮志四》:“ 晉景帝 之於 世祖 , 肅祖 之於 孝武 ,皆傍尊也,親執觴杓。”

(2).指飲酒。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四:“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上:“ 駒父 以奉命行事,日惟觴酌。” 清 孫枝蔚 《送方聖羽還山》詩之一:“臨行當有贈,一言勸觴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觞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觞”指古代盛酒的酒杯,“酌”表示斟酒的動作。合起來,“觞酌”既可指飲酒的器具,也比喻舉杯祝酒或宴飲的行為,常用于形容友好交際或慶祝活動。


二、詳細釋義與用法

  1. 器物含義
    指代飲酒的器皿,如《韓非子·十過》中提到的“觞酌刻镂”,描述的是雕刻精美的酒具。
    異體寫法:也作“觞勺”“觞杓”,如《宋書·禮志四》中“親執觴杓”的用法。

  2. 行為含義
    表示飲酒或宴飲活動。例如陶淵明《飲酒》詩中的“觞酌失行次”,描繪了飲酒時混亂的場景;曹植《酒賦》則以“耽于觞酌”批評縱情飲酒的放縱行為。


三、使用場景


四、文獻出處與延伸


五、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擴展案例,可參考《韓非子》《淮南子》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觞酌

觞酌(shāng zhu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觞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7;酌的部首是酉,筆畫數為10。

來源與繁體

觞酌一詞源自古代的飲食文化,觞指的是一種古代的酒器,酌則是斟酒的動作。在古代,人們會在特殊的場合舉行觞會,以慶賀或紀念某個重要的事件。繁體字形為觴酌。

古時候漢字寫法

觞的古代漢字寫法為觴,由并列的“⺾馬日朩”構成。酌的古代漢字寫法為酌,由并列的“⻛(風)酉首長”構成。

例句

1. 今夜宴會上,我與他觞酌,以慶祝他的成功。

2. 觸及他敬酒的手勢,我領悟到他真誠的表達。

組詞

觞酌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意義,例如觞情(指用酒調解糾紛)、觞劍(指以酒助興鬥劍)、觞歌(指飲酒邊唱歌)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飲酒、痛飲、酬酢

反義詞:斟茶、自制、禁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