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夢兆。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 天聖 初, 宋元憲公 在場屋日,夢魁天下。故事,四方舉人集京師,當入見,而 宋公 姓名偶為衆人之首,禮部奏舉人 宋郊 等,公大惡之,以為夢徵止此矣,然其後卒為大魁。” 明 文徵明 《董氏竹岡阡碑》:“初大理之葬禦史公也,有夢徵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南遊夢》:“旋署 松江府 知府,州人遮道送别,公避之,由北門登舟,然後知夢徵之乃如此也。”
“夢徵”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mèng zhēng,其核心含義是“夢境中的征兆預示現實或未來”。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夢徵(mèng zh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着在夢境中出現的預兆或象征。它将夢境與預言的概念結合起來,指示夢境中的某些元素可能與現實世界中的事件具有某種聯繫或暗示。
夢徵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木(mù),右邊的部首是彳(chì)。它的總筆畫數為17。
夢徵一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易》這本經典著作。在《周易》中,有許多關于夢境預兆的解釋和意義。夢徵一詞的使用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曆史記載以及民間傳說等方面。
夢徵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夢徵」。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夢徵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詳細的古代文字資料,我們無法确定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1. 他做了一個關于蛇的夢,将它解讀為迫近的危險的夢徵。
2. 她每晚都做着關于失去親人的夢,對她來說,這些夢徵象征着内心的掙紮和悲痛。
組詞:夢想、徵兆、預兆、預示
徵兆、預示
現實、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