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束身自修。 清 陳天華 《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於常軌,以蒙青史之誅。”
“束身自愛”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通過嚴格約束自身行為,保持高尚品德,不與不良風氣或壞人同流合污,體現自律與自我珍重的态度。
“諸君肄業大學,當能束身自愛。”(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但凡深受周校長訓誨之學生……均能循規蹈矩,束身自愛。”
不僅強調個人修養,也隱含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即在複雜環境中堅守原則,成為道德榜樣。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中國革命史論》及蔡元培相關文獻。
《束身自愛》是一個成語,意指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養成自愛的品質。它強調個人應該自律,注重自身修養,從而提升個人品質和價值。
《束身自愛》的部首是“⺮”(zhú,竹字旁),它表明這個詞的意義與與竹有關。這個詞一共包含7個部首。
《束身自愛》的總筆畫數為26畫。
《束身自愛》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句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意思是不擔心沒有地位,擔心的是怎樣站穩腳跟;不擔心他人不知道自己,求得的是能夠被人所知。這句話中的“求為可知也”即表達了“束身自愛”的概念。
《束身自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束身自愛」。
《束身自愛》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束身自愛」,與現代字體有所不同。
1. 作為一名公民,我們應該時刻遵守法律,束身自愛。
2. 父母教育孩子時,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讓他們能夠自覺地束身自愛。
1.自律
2.自重
3.自愛
4.自尊
5.自制
6.自強
1.知錯能改
2.修身養性
3.謙虛謹慎
1.放縱任性
2.肆意妄為
3.不修邊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