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季夏的意思、季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季夏的解釋

[the last month of summer] 夏季的最末一個月,即農曆六月

詳細解釋

夏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六月。《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至而聲無。” 唐 韓愈 《賀雨表》:“伏以季夏以來,雨澤不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季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時間指向和文化内涵的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季夏指夏季的最後一個月份,對應農曆六月。古代将夏季分為孟夏(四月)、仲夏(五月)、季夏(六月),因此“季”在此表示“末尾”或“第三”的序數含義。

  2. 時間與曆法對應
    根據《禮記·月令》記載:“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這裡通過星象位置進一步佐證了季夏對應農曆六月的時間劃分。古代農事活動常以此為依據,如漢代《鹽鐵論》提到“季夏之螇(蟬)”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3. 文化引申意義
    在成語或文學中,“季夏”可象征事物的尾聲階段。例如“季夏之約”比喻接近結束的時期。這種用法源于農耕文化對季節更替的觀察,強調時間節點的特殊性。

  4. 相關文獻與引用
    唐代韓愈《賀雨表》中“季夏以來,雨澤不降”,以及《禮記》的記載,均體現了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鞏固其曆法和文化意義。

季夏既是農曆六月的代稱,也承載着古代天文、農事觀察的智慧,并在語言發展中被賦予比喻功能。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星象解析,可參考《禮記·月令》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季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季夏是指夏季的後半部分,即秋季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詞用來描述年份的四季變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季夏的首部是季(х)部,包含了4個筆畫;夏(х)部的首部是夊(А),它也包含了4個筆畫。 來源: - 季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根據夏季和秋季的變化特點而形成的。夏季漸漸結束,氣溫開始下降,而秋季的征兆又尚未完全顯現。因此,人們就創造了“季夏”這個詞來描述這個過渡時期。 繁體: - 季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季夏」。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季夏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可以辨認。由于篇幅限制,無法一一列舉所有寫法。 例句: - 這個季節是季夏,早晚溫差很大。 - 每年的季夏都是我最喜歡的季節之一。 組詞: - 季夏期、季夏天、季夏時節等。 近義詞: - 夏秋之交、盛夏後期。 反義詞: - 初夏、季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