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敬的意思、禮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敬的解釋

以合于禮儀的舉動表示尊崇。《後漢書·班超傳》:“ 鄯善王 廣 奉 超 禮敬甚備。” 三國 魏 曹植 《告咎文》:“禮敬川嶽,祇肅百神。”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瓌 大驚奇,驟加禮敬。 頲 由是學問日新,文章蓋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禮敬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綜合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以莊重的儀節表達敬意,包含“禮節”與“敬重”雙重含義。

二、分項解析

  1. 禮制性

    需符合傳統禮儀規範,如《禮記·曲禮》所言“禮者,自卑而尊人”,體現謙卑與尊重的儀式行為。

  2. 情感内核

    以“敬”為精神本質,如朱熹《論語集注》注“禮者,敬而已矣”,強調發自内心的誠敬。

三、經典書證

四、近義辨析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場合:

  1. 宗教儀式(如禮敬神佛);
  2. 尊師重道(如弟子禮敬師長);
  3. 傳統文化活動(如祭祀、典儀)。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網絡擴展解釋

“禮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以符合禮儀的舉動表達尊重與敬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禮敬指通過禮貌、莊重的行為或言語,向他人傳遞尊崇的情感。它強調在人際交往中遵循傳統禮儀規範,體現對他人身份、地位或品德的認可。

2.曆史淵源與文獻例證

3.使用場景

4.文化意義

禮敬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觀,既體現個人修養,也維系社會秩序。它要求人們在行為上“尊師重道”“長幼有序”,如文獻中提到的“禮敬義父和師父的儀節”。

5.現代延伸

如今,“禮敬”不僅限于傳統禮儀,也涵蓋對多元文化、職業身份等的尊重,例如在職場或國際交往中保持禮節性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顔氏家訓》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挨倚班散寶箓背日性貶筆不咎既往逋寇布哨寵服充華酬對楚材晉用麤浮促令撮略大圭雕棠第賞地志對荅洏洏番陰馮歡铗服辨幞巾符旨剛腸公耳忘私官司行列烘爐黃鼠狼九方堙九禁籍伍誇末累牍連篇類新星變星轹刍龍泉窯亂阱呂氏春秋内關甯耐彯狡批轉破故岐陽之蒐去程饒有風趣戎軒沈濁説公案繐帳所在地桃花太陽通選嗚哩哇啦象笏霄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