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杓建的意思、杓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杓建的解釋

謂以北鬥星鬥柄所指方向确定四時、節氣。《漢書·律曆志上》:“玉衡杓建,天之綱也;日月初纏(躔),星之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杓建(sháo jià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涉及天文與禮制領域,需結合古代文獻理解其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天文指向

    指北鬥七星鬥柄(杓)的指向方位。古代以北鬥鬥柄運轉軌迹劃分時節,《史記·天官書》載:“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通過鬥柄方向确定季節更替。例如“杓建寅”即鬥柄指向寅位(東北方),标志農曆正月起始。

  2. 禮制象征

    引申為建立法度、确立規範。《周禮·春官》鄭玄注提及“杓”與天文儀制關聯,古人觀北鬥建時令,故“杓建”暗含以天象為準則确立人間制度的隱喻。

二、字形與詞源

三、文化應用

在傳統文獻中,“杓建”常見于曆法術語。如《淮南子·天文訓》描述:“帝張四維,運之以鬥…鬥杓為小歲”,以鬥柄方位(杓建)作為年度周期起點,體現“觀象授時”的哲學思想。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杓建"詞條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3. 《史記·天官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周禮注疏》(鄭玄注,北京大學出版社)
  5. 《淮南子集釋》(何甯,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杓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天文曆法領域,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杓建”指通過北鬥七星鬥柄(即“杓”)的指向來确定四季和節氣的變化。北鬥七星在不同季節的指向不同,古人借此劃分時間節點。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律曆志上》:“玉衡杓建,天之綱也;日月初躔,星之紀也。” 此句強調北鬥鬥柄(玉衡為北鬥第五星)的指向是天文曆法的綱領性依據。

三、字詞分解

  1. 杓(sháo):指北鬥七星中構成鬥柄的三顆星(玉衡、開陽、搖光),也泛指鬥柄部分。
  2. 建:此處意為“确立”或“确定”,指通過觀測鬥柄方位來制定曆法框架。

四、意義延伸

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觀象授時”的傳統,将天文現象與農業生産、節氣劃分緊密結合,反映了早期天文學與曆法學的實踐智慧。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漢書》原文或北鬥曆法體系,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扇班頭薄幹本二貶責不知高下策應刬地常處禅椅吃香酬志翠葆淬砺東平獻頌對策墩鎖犯界煩猥分事功果拱架歸附古直花紗嘉贶駕犂鬋發兼營借題發揮計合謀從筋骸進奬筋退就經舉身爛若披錦連蹄祿利茅搜墨西哥高原鞶纓千裡逢迎七去邵瓜生介蜃辂深文周納詩寮司爨四句私誓陶染條播跳下黃河洗不清通節投石卧榻之側污雜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