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阱下石的意思、投阱下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阱下石的解釋

[attack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fallen from power] 投入陷阱,落下石塊。比喻在人危難之時趁機加害。亦作“投井下石”、“落井下石”

詳細解釋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語出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蔡東藩 《後漢通俗演義》第三十回:“ 宋揚 削職歸裡,最可恨的是郡縣有司,投阱下石,更将 揚 砌入罪案,捕繫獄中。”亦作“ 投井下石 ”、“ 投石下井 ”。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他日複來,仍舊先咬老實人開手,‘投石下井’,無所不為,尋起原因來,一部分就正因為老實人不‘打落水狗’之故。” 梁斌 《播火記》十六:“草野朋友,沒有什麼政治的約束,平時追逐酒肉,事情一來,就投井下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投阱下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基本含義

比喻在他人陷入困境時,不僅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機加害或進一步陷害。該成語通過“向陷阱中扔石頭”的意象,生動刻畫了乘人之危的卑劣行為。

出處與典故

源自唐代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韓愈借此批評當時社會對朋友危難時冷漠甚至落井下石的風氣。

用法與近義詞

示例與延伸

史書《前漢演義》曾用此成語描述陷害行為:“榮不顧後慮,乘便構造……偏被他人告發,說他侵占宗廟餘地,無非投阱下石。”,可見其常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強調道德批判。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典故出處及文學用例,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阱下石》的意思

《投阱下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以惡意誘騙或設置陷阱,使對方中計受害。

《投阱下石》的部首和筆畫

《投阱下石》的部首是手(扌),共有11畫。

《投阱下石》的來源

《投阱下石》最早出自《左傳·襄公十五年》。原文是:“投來石於井,立而哭之,衆利而共傷之。”意思是說有人在井裡投下石頭,然後站在旁邊哭泣,衆人都得到好處,但共同受到了傷害。

《投阱下石》的繁體

《投阱下石》的繁體字是「投竊下石」。

古時候《投阱下石》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投阱下石》的漢字寫法為「投節下石」,其中的「節」就是現在的「竊」。

《投阱下石》的例句

他以友好的面孔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但實際上卻在《投阱下石》,我沒有上當。

《投阱下石》的組詞

- 陰謀投阱

- 投壺滿酒

- 下策

《投阱下石》的近義詞

- 圖謀不軌

- 陷害他人

《投阱下石》的反義詞

- 忠誠正直

- 以誠待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