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逃犯。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望廷尉之逋囚,反 淮南 之窮寇。”
“逋囚”是一個文言詞彙,由“逋”和“囚”組合而成,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逋囚(bū qiú)指逃亡的囚犯,即“逃犯”。其中: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北周文學家庾信的《哀江南賦》:“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此句以“逋囚”代指逃亡的罪犯,與“窮寇”形成呼應,強調其流竄性質。
相關詞彙與成語
現代使用
“逋囚”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日常表達更傾向于用“逃犯”“在逃人員”等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句或成語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逋囚》是指逃亡的犯人或囚犯。逋,讀音bū,意為逃亡、逃跑;囚,讀音qiú,意為囚禁、關押。因此,《逋囚》可以理解為因逃亡而被關押或囚禁的人。
《逋囚》的部首拆分和筆畫如下:
逋:辶(辵)部,11畫
囚:囗部,5畫
《逋囚》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逋和囚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逋和囚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那個逋囚終于被警察抓獲了。
2. 逋囚逃跑後沒有找到,警方正在全力搜索。
1. 逃亡:指逃跑、逃走。
2. 逃犯:指逃亡的犯人。
3. 逃跑:指急忙離開原地,逃離。
1. 亡命:指逃亡、逃命、逃避。
2. 脫逃:指從囚禁狀态中逃離。
1. 監禁:指被限制行動、不得自由。
2. 囚守:指被囚禁、關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