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抟爐的意思、抟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抟爐的解釋

即胡餅。《太平禦覽》卷八六○引《趙錄》:“ 石勒 諱‘胡’,胡物皆改名。胡餅曰摶鑪, 石虎 改曰麻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抟爐”一詞的解釋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一、本義:指代“胡餅”

根據《太平禦覽》卷八六引《趙錄》記載,後趙皇帝石勒因忌諱“胡”字,曾将北方傳統面食“胡餅”改名為“抟爐”,後來石虎(石勒侄子)又将其改稱“麻餅”。此處的“抟”與“團”通假,可能指餅的圓形;而“爐”則指烤制面食的爐具,故“抟爐”即指爐烤的圓餅。


二、引申義:成語用法(需謹慎參考)

極少數資料提到“抟爐”為成語,形容人臨危不亂、意志堅定。其典故源于《晉書·王導傳》,稱王導少年時在火爐旁鎮定自若,被贊為“抟爐”。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權威文獻,且其他來源均未提及,可能為後世誤傳或混淆其他典故。


總結建議:

  1. 優先采信本義:曆史文獻明确記載“抟爐”為古代面食名稱,即胡餅的别稱。
  2. 成語用法存疑:若需引用引申義,建議核查《晉書》原文或權威古籍以确認典故真實性。
  3. 更多考證可參考《太平禦覽》《趙錄》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抟爐的意思

《抟爐》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鍛造、煉鐵或燒鐵的工具。在古代,人們用爐子和鐵錘來加熱和打造金屬。

抟爐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抟爐這個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抟和爐。其中,爐是指火爐,火爐的部首是火,抟的部首是手。

抟爐總共包含11個筆畫,其中抟部分5畫,爐部分6畫。

抟爐的來源

《抟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周禮·天官鑒》中。它指的是古代煉鐵的工具。通過加熱和打造,把礦石煉制成鐵器。

抟爐的繁體

抟爐的繁體字為「㾂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所以抟爐在古時候的寫法是「抟爐」。

抟爐的例句

1. 他在抟爐的過程中,一絲不苟,力求精益求精。

2. 這個古老的鍛造工坊保存着當年用來抟爐的工具。

抟爐的組詞

抟爐可組成以下相關的詞語:

1. 抟爐工:指從事爐鐵冶煉工作的人。

2. 抟爐術:指煉鐵的技藝和方法。

3. 抟爐器:指用于爐鐵冶煉的工具和設備。

抟爐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抟爐的近義詞:鍛造、爐火純青。

抟爐的反義詞:停火、解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