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職的意思、罷職的詳細解釋
罷職的解釋
[remove sb. from office;be dismissed from one's post] 解除職務
詳細解釋
解除職務。《明會典·律例·名例》:“凡職官犯罪,罷職不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下官 楊文驄 ,表字 龍友 。乙榜縣令,罷職閒居。”
詞語分解
- 罷的解釋 罷 (罷) à 停,歇:罷休。罷工。罷課。罷市。罷論(打消了打算)。罷筆(停止寫作)。 免去,解除:罷免。罷官。罷職。罷黜。 完了,畢:吃罷飯。 罷 (罷) 同“吧”。 罷 (罷) í 古同“疲”
- 職的解釋 職 (職) í 管理某種事務,分(坣 )内應做的事:職業。職務。職守。職權。天職。盡職。 執行事務所處的一定地位:職工。職位。職員。職稱。以身殉職。 舊時公文用語,下屬對上司的自稱:卑職。職當奉命。
網絡擴展解釋
“罷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解除職務,通常指因特定原因(如過失、犯罪或政治鬥争等)被免除原有職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定義:指官員或公職人員被上級解除職務,不再擔任原有職位。
- 近義詞:免職、革職、撤職、停職。
2.曆史與文學用例
- 《三國演義》中記載,東漢宦官趙忠、張讓曾向平叛黃巾軍的将士索賄,未滿足其要求者被“奏罷職”。
- 《明會典》規定:“凡職官犯罪,罷職不敍”,說明罷職可能涉及違法或失職行為。
- 清代《桃花扇》中,楊文骢因罷職閑居,體現其被動離職後的狀态。
3.與其他詞彙的區分
- “免職”:可能包含正常調動或升遷前的去職,而“罷職”更強調因負面原因被解除職務。
- “革職”:與“罷職”含義相近,但多用于更嚴重的處罰場景。
4.現代用法
- 現代語境中,“罷職”多用于正式文件或曆史叙述,口語中更常用“撤職”“免職”等詞。
“罷職”強調因特定原因(如犯罪、失職等)被解除職務,具有被動性和負面色彩。其曆史用例豐富,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被近義詞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罷職
罷職是指解除某人擔任職務的行為或行為結果,指責某人不勝任或違法違紀後被迫離職。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網字旁和耒字旁,共12畫。來自于古代漢字,繁體字為罷職。
在古代漢字中,罷職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罷字古時候的寫法為「罷」,職字古時候的寫法為「職」。
例句:
1. 由于他多次違反公司規定,最終被罷職了。
2. 市長因涉嫌貪污被罷職。
組詞:
1. 罷工:工人組織的一種抗議行為,通過停止工作來迫使雇主滿足某些要求。
2. 辭職:主動放棄職務,提出離職的申請。
3. 解職:上級機關或雇主撤銷某人的職務。
近義詞:
免職、撤職、廢黜
反義詞:
任職、就職、擔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