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榻。多形容關系密切。《晉書·外戚傳·羊琇》:“初, 杜預 拜鎮南将軍,朝士畢賀,皆連榻而坐。”《新唐書·姜晈傳》:“出入卧内,陪燕私,詔許捨敬,坐與妃嬪連榻,間擊毬鬭鷄,呼之不名也。” 宋 蘇籀 《答曹機宜啟》:“設招賢之連榻,侍緻勝之良籌。”
“連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并榻”,多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或地位平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連榻”字面指将兩張或多張坐卧用具(榻)并排相連,引申為:
二、曆史用例
三、使用特點
注:部分網頁(如)提到的“連續”“包含”等釋義屬于對“連”字的單獨解釋,與“連榻”一詞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連榻(lián tà)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語,多用于形容夫妻相互依戀、相濡以沫、親密無間的關系。
連榻的部首是木(mù),表示與木相關,榻(tà)的部首也是木。連的筆畫數為十,榻的筆畫數為十三。
連榻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車攻》,原詞為“良時維時、維契維綦、殘酒餘榻”,描述的是夫妻因感情深厚而相互依偎的情景。榻指的是床榻。
在繁體字中,連榻的寫法為連榻。
在古代漢字中,連榻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明顯差異。
1. 他們夫妻倆連榻已經數十年了,感情十分深厚。
2. 她病重躺在榻上,丈夫守在她的身旁,這是多年來他們連榻的證明。
連枝(形容夫妻關系親密)、連理枝(夫妻情深)、連理結發(夫妻恩愛)、連綿(形容山脈等一片相連)、連續(事物或動作不間斷)、連續劇(一系列連續的電視劇)。
連理、連枝、連理枝、一榻攜程、情比金堅、依偎
疏離、分崩離析、疏遠、情感淡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