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舞台上所用的簡單布景和道具。 清 王夢生 《梨園佳話》:“ 西京 百戲大獸陸梁,是為切末佈景之濫觴。”《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甚麼叫作賓白合套,切末排場……卻是一絲不懂。”
“切末”是傳統戲曲(如京劇、昆曲等)中的專業術語,指舞台上使用的簡單布景和道具。以下是詳細解釋:
切末是戲曲表演中輔助劇情呈現的實物工具,包括桌椅、兵器、燈籠等小型道具,以及象征性的布景(如山石、城門等)。其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象征手法配合演員表演,而非寫實性布置。
部分資料标注拼音為qiē mò,但更權威來源及現代戲曲界普遍讀作qiè mò。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提及“切末排場”,反映其在傳統戲曲中的實際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道具分類或曆史發展,可參考戲曲研究專著或舞台藝術文獻。
《切末》(qie4 mo4)是一個詞語,意為切除末梢或割去外端部分。
《切末》由刀(刂)和末組成,刀為部首,末為偏旁,共計6畫。
《切末》是由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來源可能是由古代文人根據意義創造而成。
《切末》這個詞彙的繁體字為「切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切末》這個詞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查證。
1. 醫生建議對傷口進行切末處理,以防止感染。
2. 這個菜譜上要求将生姜切末,然後加入炒菜。
3. 為了方便食用,水果攤主會将水果切末裝在塑料袋中。
組詞:切除、切口、末梢、末端
近義詞:剪除、剪斷、截斷
反義詞:連接、保留、保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