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的意思、基因突變的詳細解釋
基因突變的解釋
基因結構的改變。由于某種原因,構成基因的核苷酸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發生變化,從而導緻基因的改變。有人工通過輻射或化學藥物處理引起的誘發突變和非人工引起的自然突變兩種。基因結構的改變常使原基因決定的性狀發生變異,出現突變型。
詞語分解
- 基因的解釋 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的生物體遺傳的基本單位詳細解釋.起因;基本原因。 ********* 《楊梅燒酒》:“而這一出實在也是滑稽得很的小悲劇,現在卻終于成了我們兩個舊友的再見的基因。” 郭沫若 《羽書集·駁<實庵
- 突變的解釋 ∶突然急劇的變化或改變天氣的突變情緒的突變 ∶生物體的基因型的突然變化,但并不由重組所産生,遺傳物質可能在性質上和數量上發生變更或重排基因突變詳細解釋突然的或急劇的變化。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網絡擴展解釋
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的現象,是生物遺傳變異的基本來源。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1. 基本類型
- 點突變:單個堿基對的替換,分為:
- 錯義突變(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血紅蛋白β鍊第6位谷氨酸→缬氨酸)
- 無義突變(提前生成終止密碼子)
- 同義突變(不改變氨基酸序列)
- 移碼突變:插入/缺失非3倍數堿基,導緻後續密碼子全部錯位
- 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倒位(染色體片段180°翻轉)、易位(非同源染色體間片段交換)等
2. 發生機制
- 自發突變:DNA複制錯誤(約$10^{-9}$錯誤率/堿基)、化學修飾(如胞嘧啶自發脫氨變為尿嘧啶)
- 誘發因素:
- 物理因素:紫外線(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電離輻射(引發DNA鍊斷裂)
- 化學因素:亞硝酸(使C→U脫氨)、苯并芘(形成DNA加合物)
- 生物因素:逆轉錄病毒插入、HPV病毒緻癌基因整合
3. 生物學影響
- 有害突變:約70%導緻功能異常(如囊性纖維化ΔF508突變)
- 有利突變:CCR5-Δ32突變抗HIV感染、HBB基因突變抗瘧疾
- 中性突變:非編碼區突變或同義突變(如線粒體DNA高變區)
4. 特殊類型
- 動态突變:三核苷酸重複擴增(如亨廷頓病CAG重複超過40次)
- 嵌合突變:個體内同時存在兩種基因型細胞(如McCune-Albright綜合征)
5. 應用領域
- 進化研究:通過分子鐘理論推算物種分化時間
- 醫學診斷:EGFR基因突變檢測指導肺癌靶向治療
- 基因編輯:CRISPR/Cas9技術實現定向突變(如修複F8基因治療血友病)
當前研究表明,人類每個配子平均攜帶約70個新生突變,其中約1.2個位于外顯子區。突變率受年齡影響顯著,父親年齡每增加1歲,子代新生突變增加約1.5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指在生物體的基因序列中發生的突發性變化。基因突變可以導緻生物體的基因組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其遺傳特征、生理功能和疾病易感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基因突變的“基”字拆分為“土”和“其”,部首為“禾”,總筆畫數為8。
突變的“突”字拆分為“穴”和“穵”,部首為“穴”,總筆畫數為8。
來源
基因突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現代漢字演變中的古漢字。
“基”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形狀類似于現代的“其”字,表示一種支持作用。在金文中,“基”字的意義逐漸擴展為土地、根本之義。
“突”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形狀類似于現代的“突”字,表示破裂、穿透之意。在金文中,“突”字的意義逐漸擴展為快速、突發之義。
繁體
基因突變的繁體字為「基因突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常常與現代出現的字形有所不同。目前沒有所謂的「基因突變」的古代寫法,因為該詞是現代科學概念。
例句
1. 這種基因突變導緻了新生物種的出現。
2. 科學家正在研究基因突變與遺傳疾病之間的關聯。
組詞
基因突變的組詞:
1. 基因組
2. 突變體
3. 遺傳
4. 特征
近義詞
基因突變的近義詞:
1. 基因變異
2. 基因改變
3. 突發變異
反義詞
基因突變的反義詞:
1. 基因穩定
2. 基因正常
3. 無突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