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步端正。喻合乎法度。 唐 李商隱 《送從翁東川弘農尚書幕》詩:“拯溺休規步,防虞要徙薪。”
“規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行步端正,比喻行為或做事方式合乎法度,強調遵守規範。例如唐代李商隱《送從翁東川弘農尚書幕》詩中“拯溺休規步”一句,以“規步”暗喻需打破常規應對危機。
二、深層内涵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描述:
四、相關辨析 需與成語“規行矩步”區分:後者側重整體行為的循規蹈矩,而“規步”更聚焦具體步驟的合規性()。
五、權威來源 建議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和《查字典》的詳細釋義,獲取更全面解析。
《規步》是一個漢字詞,意為按照規矩來行走、行事。通常用來描述嚴肅和遵守規則、秩序的行為。
拆分《規步》的部首是臼(jiù),它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字部分出現在字的左側。
《規步》的總體筆畫數量是11畫,具體的筆畫順序是:豎、豎、撇、捺、橫、橫、豎、撇、豎、豎、豎。
《規步》這個詞的來源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與古代軍事有關,指的是按照隊列和步伐的要求行進。
另一種說法是與禮儀、規範有關,指的是按照規定的步驟和程式行事。
《規步》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規步」。
在古代,「規步」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1. 部隊在軍營内嚴格執行規步行進。
2. 在學校裡,我們要規規矩矩地排隊上課。
與「規步」相關的組詞包括:規矩、規則、步伐、條例等。
與「規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整齊、有序、守紀律。
與「規步」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隨意、不拘小節、違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