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耆阇崛山的意思、耆阇崛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耆阇崛山的解釋

梵語的譯音,又譯為 靈鹫山 、 靈鳥山 、 靈鳥頂山 。在中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東北,為 釋迦牟尼 說法之地。 郦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西域記》:“ 耆闍崛山 在 阿耨達 王舍城 東北,西望其山,有兩峯雙立,相去二三裡,中道鷲鳥常居其嶺,土人號曰 耆闍崛山 。胡語‘耆闍’,鷲也。”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六:“正言 姞栗陀羅矩吒山 ,此譯雲 鷲臺 ,又雲 鷲峯 ,言此山既栖鷲鳥,又類高臺也。舊譯雲 鷲頭 或雲 靈鷲 者,一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耆阇崛山(梵語:Gṛdhrakūṭa)是佛教重要聖地,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地理位置

耆阇崛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東北側,是釋迦牟尼佛多次講經說法的場所。其名稱源于梵語,意為"鹫峰"或"靈鹫山",因山形似鹫鳥且常有秃鹫栖息得名。

二、名稱解析

  1. 音譯差異:又譯作伊沙崛山、姞栗陀羅屈吒山等,巴利語發音為Gijjha-kūṭa。
  2. 漢字讀音:存在兩種主流注音:
    • qí shé kū shān
    • qí dū jué shān 佛經中多采用前者,因"崛"在梵漢對譯中常讀"kū"。

三、宗教意義

作為佛陀五大說法處之一,《法華經》《無量壽經》等重要經典均在此宣說。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其"兩峰雙立,中道鹫鳥常居"。

四、文獻記載

《水經注》引《西域記》描述其地貌特征,唐玄應《一切經音義》考證名稱含義為"鹫台",強調山體形似高台且多鹫鳥栖息。


注:如需了解該地現存考古遺迹或具體佛經記載片段,可查閱、9、10等來源獲取擴展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耆阇崛山

《耆阇崛山》是一個六個字的成語,源自佛經。下面将依次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意思

《耆阇崛山》意為“古時數量極多的山峰”。其中,“耆”表示“古老”,“阇”表示“群山”,“崛”表示“屹立”、“突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山峰重疊、高聳入雲,數量衆多。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耆阇崛山》中的部首及其筆畫分别如下:

來源

《耆阇崛山》一詞來源于佛經中的描寫,形容高山屹立、密集如群峰的景象。

繁體

《耆阇崛山》的繁體字寫作「耆闍崛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使用「耆闍崛山」,也可以用「耆闍钶山」來表示《耆阇崛山》。

例句

1. 這座國家以山峰聳立、山勢耆阇崛山而聞名于世。
2. 她漫步于耆阇崛山之間,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組詞

在詞語中可以使用《耆阇崛山》來進行組詞,例如:
- 耆阇:表示古老的山
- 崛山:表示突出的山峰

近義詞

與《耆阇崛山》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 山峰聳峙
- 群山峻拔
- 山巒疊嶂

反義詞

與《耆阇崛山》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 平坦如鏡
- 平地無波
- 平靜無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