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奏的意思、書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奏的解釋

指書簡、奏章等。《史記·儒林列傳》:“ 寬 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書奏,敏於文,口不能發明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書奏箴銘,生於《春秋》者也。” 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龍·書記》篇:‘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取象於《夬》,貴在明決而已。’又《奏啟》篇:‘奏者,進也,言敷於下,情進於上也。’” 唐 元稹 《劉君墓志銘》:“凡 烏 之戰陣、謀取、案牘、書奏之事,皆咨之。” 宋 曾鞏 《<類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學謀議為任,所為賦頌、銘碑、制詔、冊命、書奏、議論之文傳天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奏”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書奏”指古代用于官方文書的兩類文體,即“書”和“奏”。“書”泛指書信、公文,多用于下級對上級的陳述;“奏”特指向帝王呈報的奏章,如《文心雕龍》提到“奏以陳情叙事”。兩者合稱時,代指書簡、奏章等正式文書。

  2. 詞源與結構

    • “書”源于《尚書》,本義為書寫,後引申為公文(如《史記》中“善著書、書奏”的記載)。
    • “奏”本義為進獻,特指臣子向君主呈報的文書(如陸機《文賦》中“奏平徹以閑雅”)。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官方或正式場合,例如:

    • 漢代官員通過“書奏”向朝廷彙報事務(《史記·儒林列傳》例);
    • 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将“書奏”歸為源自《春秋》的文體。
  4. 文體特點

    • 書:側重陳述與溝通,語言需明晰簡潔(如“舒布其言,陳之簡牍”);
    • 奏:強調恭敬與條理,内容多涉及政策建議或事件彙報(如“情進于上”)。
  5. 曆史實例
    唐代元稹、宋代貴州史籍等文獻中均有“書奏”相關記載,體現其作為古代行政文書的重要作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史記》《顔氏家訓》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奏》這個詞的意思

《書奏》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作書名或标題。它指的是以書信的形式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報告情況、請示問題等。

《書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奏》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手”,部首“言”表示與語言相關,部首“手”表示與動作或行為相關。

《書奏》共有11個筆畫。

《書奏》的來源

《書奏》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如《史記》、《漢書》等,用來描述向上級報告、請示或陳述意見等書信形式的行為。

《書奏》的繁體

《書奏》的繁體字為「書奏」。

古時候《書奏》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書奏》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部首或字形上。

《書奏》的例句

1. 他寫了一篇《書奏》向上級彙報了我們的工作情況。

2. 我們需要寫一份《書奏》向領導請示這個問題。

與《書奏》相關的組詞

1. 奏折:向上級稱述事情或陳請的奏章。

2. 書信:用書面形式表達意見、交流信息的文字。

《書奏》的近義詞

1. 奏疏:向皇帝或上級報告事情、請示問題的文章。

2. 奏章:向上級陳述情況、請求決策的文書。

《書奏》的反義詞

1. 讀奏:僅供閱讀而無需回複或處理的文件。

2. 谏書:向上級勸谏、規勸的文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