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罅漏的意思、罅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罅漏的解釋

(1) [omission;deficiency;shortcoming]∶裂縫和漏穴,比喻事物的漏洞

補苴罅漏。——唐· 韓愈《進學解》

(2) [neglect]∶疏漏;遺漏

詳細解釋

(1).裂縫和漏穴。 宋 蘇轼 《飓風賦》:“補茅屋之罅漏,塞牆垣之隤缺。”

(2).疏漏;遺漏;漏洞。 唐 韓愈 《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宋史·杜範傳》:“考封樁國用出入之數,而補窒其罅漏;求鹽筴楮币變更之目,而斟酌其利害。”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十六國春秋》:“今本有叙事而無贊論,此其罅漏之顯然者。”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緒論:“他們甯願以偏勝之故,而罅漏百出,受人指谪,然而一段精光,不可偏廢者也在此。”

(3).缺失。 明 劉基 《郁離子·荀卿論三祥》:“水旱相仍,饑饉無蓄,雖有鳳凰麒麟日集于郊,無補 楚國 之罅漏。”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家素貧,而族大婣衆,賓客酒漿束脩之供饋,能内外支拄,不見罅漏,使吾無自失于人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罅漏”的詳細解釋,綜合權威來源整理而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指“裂縫和漏穴”(如牆壁、器物的縫隙或漏洞),屬于并列結構的合成詞,其中“罅”指裂縫,“漏”指滲漏或孔洞。
  2. 比喻義:引申為事物存在的漏洞、缺陷或疏漏,常用于形容計劃、制度、理論等不完善之處。例如“補苴罅漏”即表示彌補缺陷。

二、用法與語境

三、近義與擴展

四、使用提示

該詞多用于正式或學術場景,口語中較少出現。需注意其比喻義常隱含“需修正的不完美狀态”,與中性詞“漏洞”相比,更偏向書面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古籍原文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罅漏的意思

罅漏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裂縫、漏洞或洩漏。形容事物有缺陷或不完整,或者表示信息、秘密等的洩露。

拆分部首和筆畫

罅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罒”和“氵、氵”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罅漏的發源地在中國。在繁體中,罅漏的寫法是「縫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罅漏仍然是以「罒」和「水、水」的部首構成。古代的字體形狀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是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相同。

例句

1. 這個杯子底部有個罅漏,裡面的水會漏出來。

2. 這個公司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差,信息常常會罅漏出去。

組詞

罅漏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許多新詞,例如:

罅隙、洞罅、漏洞、信息罅隙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漏洞、縫隙、裂縫

反義詞:完整、封閉、密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