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缲絲的意思、缲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缲絲的解釋

煮繭抽絲。 唐 李白 《荊州歌》:“ 荊州 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唐 元稹 《織婦詞》:“繰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明 何景明 《養蠶詞》:“浮萍生葉麥落花,風簷繰絲鬥鳴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缲絲”的正确寫法應為“缫絲”,指從蠶繭中提取蠶絲的工藝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步驟 缫絲是将蠶繭浸入熱水後抽絲的過程,需先去除繭層表面的雜亂緒絲(稱為“理緒”),理出整齊的正緒絲。傳統方法需手工操作,現代則多使用機械完成。

  2. 曆史背景 缫絲技術由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傳說黃帝的妻子嫘祖(雷祖)教民養蠶缫絲。考古證據顯示,仰韶文化時期(約7000-5000年前)已有紡車雛形,漢代進一步改良為缫絲工具。

  3. 器具演變 早期使用“壺”和“筐”作為工具,漢代發明紡車後效率提升,13世紀該技術傳入歐洲,推動了全球紡織業發展。

注意:若用戶所指為詩詞中的“缲絲”,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部分古漢語中“缲”通“缫”,但現代标準術語為“缫絲”。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缲絲的意思

缲絲,古代漢字,指的是紡細絲線。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婦女紡紗織布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缲 (qiāo) 的部首是纟,總共有7筆。

絲 (sī) 的部首是纟,總共有6筆。

來源

缲的來源不确定,但是它在古代已經有記錄。絲的來源是纟與糸的逐漸演變。

繁體

缲的繁體字是繰。

絲的繁體字是絲。

古時候漢字寫法

缲的古時候寫法是繰缲。

絲的古時候寫法是絲糸。

例句

她用手工缲絲,紡出了一根根精緻的絲線。

組詞

缲絲組詞:缲線、缲繩、缲布、缲紡。

近義詞

缲絲的近義詞:織絲、紡絲。

反義詞

缲絲的反義詞:斷絲、破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