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謹慎地保住。《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文子 曰:‘可慎守也已。’”《莊子·在宥》:“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壯。”
(2).指慎于自己的操守。 明 方孝孺 《畏說》:“視乎吾身而畏,或不能慎守以辱乎親。”
“慎守”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由“慎”(謹慎、小心)與“守”(保持、堅守)組合而成,整體強調“在特定情境下保持警惕,不松懈防範”。
近義詞包括“謹守”“恪守”,反義詞如“放縱”“疏忽”。其核心思想與“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等成語相通。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慎守”是一個含義深遠的詞語,它指的是非常謹慎地保持守持某種主張、觀念或原則。
“慎守”由“心”和“宀”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慎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季氏》:“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其中的“吾已矣夫”一句意為“我已經慎守了”。後來,“慎守”逐漸演變成了一個通用的詞彙。
“慎守”的繁體字為「慎守」。
在古代漢字中,由于書寫方式的不同,慎守的字形可能稍有變化。然而,整體結構和含義并未改變。
1. 他要慎守自己的秘密,不讓任何人知道。
2. 在戰争期間,士兵們必須慎守紀律,堅守陣地。
3. 慎守諾言是一個人品質的最好體現。
1. 慎重守護
2. 慎守原則
3. 慎守底線
1. 謹守
2. 維護
3. 遵守
1. 放任
2. 放松
3. 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