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飾的意思、簠簋不飾的詳細解釋
簠簋不飾的解釋
對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種婉轉的說法。不飾,不整饬。《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亦作“ 簠簋不脩 ”、“ 簠簋不飭 ”。 唐 顔真卿 《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脩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後,義不相容。’”《續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三年》:“樞密臣受人玉帶,徵贓不叙,禦史言法太輕, 博果密 曰:‘禮,大臣貪墨,惟曰簠簋不飭。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
詞語分解
- 簠簋的解釋 .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禮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景公 飲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
- 飾的解釋 飾 (飾) ì 裝點得好看:裝飾。修飾。 裝飾用的東西:首飾。銀飾。 裝扮,扮演角色:飾演。 假托,遮掩:飾辭。粉飾。掩飾。文過飾非。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簠簋不飾”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委婉指代官員不廉潔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fǔ guǐ bù shì(部分來源注音為“fú guǐ bù shì”,但主流以“fǔ”為準)
- 字面含義:簠、簋是古代祭祀或宴飲時盛放食物的禮器;“不飾”指不整齊、未修飾。字面可理解為禮器未妥善整理。
- 引申含義:比喻官員為官不清廉,貪污腐敗。古代用此詞委婉批評官員失職或品行不端。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飾’。”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示例:清代小說《好逑傳》中曾用此詞描述官員失職:“沙老先生就有什麼簠簋不飾處,也須明正其罪。”
補充說明
- 文化背景:古代對官員的批評常采用隱晦表達,此成語通過“禮器不整”暗指“為官不廉”,體現了傳統語言中的婉轉修辭。
- 異體形式:亦作“簠簋不修”“簠簋不饬”,意義相同。
注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有“言行樸實”的褒義解釋,但此說法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傳,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簠簋不飾》的意思
《簠簋不飾》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指對于樸素質樸的器物,不需要過多的修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簠簋不飾》的拆分部首為簠(竹)和簋(糹)。
《簠簋不飾》的筆畫分别為7畫和19畫。
來源
《簠簋不飾》這個成語來自于《論語·陽貨》。
繁體
《簠簋不飾》的繁體字為「簠簋不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簠」的寫法為「釜」,「簋」的寫法為「簂」。
例句
她是一個不愛打扮的女孩,總是穿着樸素質樸的衣服,真是簠簋不飾。
組詞
簠簋(樸素質樸的器物)
不飾(不修飾)
近義詞
纖塵不染
衣着樸素
反義詞
錦繡前程
華麗裝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