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槿的意思、木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槿的解釋

亦作“ 木堇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互生;夏秋開花,花鐘形,單生,有白、紅、紫等色,朝開暮落。栽培供觀賞兼作綠籬。樹皮和花可入藥,莖的纖維可造紙。《淮南子·時則訓》:“木堇榮。” 高誘 注:“木堇,朝榮莫落,樹高五六尺,其葉與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韓翃 《送李明府赴連州》詩:“春服橦花細,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雜作》詩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欄木槿開。” 楊朔 《京城漫記》:“花木也多:碧桃,櫻花,丁香,木槿……都長得旺的很。”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木槿》、 清 陳淏子 《花鏡·木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是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漢語中具有以下核心釋義與特征: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木槿指一種常見觀賞植物,葉卵形,花鐘形,有白、粉、紫等顔色,朝開暮落。其莖皮纖維可造紙,花和樹皮可入藥。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 花:單生于葉腋,花瓣5枚,直徑5-8厘米,花色多樣,花期6-9月。
    • 葉: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三出脈明顯。
    • 果實:蒴果卵圓形,密被黃色星狀絨毛。

      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2. 生态習性

    木槿適應性強,耐幹旱貧瘠,常見于庭院、路邊綠化。其花朵具"朝開暮落"特性(單朵花期僅一日),故古稱"舜華",喻時光易逝。

    來源:《中華本草》編纂委員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三、文化象征與實用價值


四、名稱考源

"槿"字從木從堇,"堇"為黏土,意指其莖皮含黏液可制纖維;"木"強調其喬木屬性。别名"籬障花"(《本草綱目》)反映其常作綠籬的特性。

來源: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部》. 明代萬曆刻本.

(注:文獻來源均基于權威出版物,部分古籍及學術著作無公開電子鍊接,引用時标注書名及出版社以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木槿”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字形


二、植物學特征

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是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特征包括:

  1. 形态:高3-4米,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菱形或三角狀卵形,邊緣具不規則齒缺。
  2. 花朵:單生于枝端,花色有純白、淡粉、紫紅等,花形鐘狀,分單瓣、複瓣、重瓣,花期7-10月,朝開暮落。
  3. 果實:蒴果卵圓形,種子腎形,成熟後黑褐色。

三、文化寓意與象征


四、實用價值

  1. 園林用途:常作花籬或綠籬,孤植、叢植均可,適應性強。
  2. 食用與藥用:花可煮食(如面條),樹皮、花、葉等入藥,具清熱涼血、治痢疾、降膽固醇等功效。
  3. 經濟價值:莖纖維可造紙,種子稱“朝天子”入藥。

五、擴展知識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植物學資料或權威詞典(如《廣韻》)。

别人正在浏覽...

卑身本典不舉火常産長篇累牍暢想程敬傳袋川界舛倚叢蘭蔥頭觕義鞮屦端勁阿彌巴耳孫俯察福筭告求乖盭詭崛函商鴻絧懷蛟戽篼嬌美盡浄苦功窺筒畾茶兩韻詩利唇吻匏巴配缗撇閃評直破綻百出遣币千歲虆跷腿榮問三工官識荊石門頌霜菅説來道去唆犯瑣慧談過其實貪名逐利剸繁治劇僞論無根而固香案吏現年閑往小講下賬窸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