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跷足而待的意思、跷足而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跷足而待的解釋

[lift up a foot while wait—will succeed in short time] 跷足:舉足。擡起腳來等待。預言不久将發生的事

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三國蜀· 諸葛亮《勸将士勤功己阙教》

詳細解釋

亦作“蹻足而待”。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内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内畔,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三國 蜀 諸葛亮 《勸将士勤攻己阙教》:“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說國民》:“ 中國 而有國民也,則二十世紀之 中國 ,将氣淩 歐 美 ,雄長地球,固可蹻足而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跷足而待”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内即可預見結果,通常用于書面語境表達對事态發展的預期。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四層釋義:

一、字面構成解析 “跷”指擡起、踮起動作,“足”即腳部,“待”表示等待,整體構成偏正結構短語,通過肢體動作描摹急切等待的狀态。此構詞法符合古代漢語“以形表意”的特征,同類結構如“翹首以盼”等。

二、語義引申維度 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中,該詞被标注為“形容時間短暫”,與“轉瞬之間”“指日可待”構成近義關系。其語義焦點在于強調等待過程的時間短暫性,而非單純描述物理動作,如《史記·高祖本紀》載“天下可跷足待也”,即用此引申義指政權更疊的迅速。

三、語用功能特征 作為書面色彩濃厚的成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政論性文本。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指出其適用場景包含兩類:①對積極事态的迫切期待,如政策成效;②對負面危機的緊迫預警,常見于谏言類文本。

四、詞源流變考據 該詞存在異形詞“翹足而待”,二者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版)中被列為互通詞條,語源可追溯至漢代典籍。據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釋,“跷”“翹”在表“舉足”義項上存在通假現象,故兩種寫法均屬規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跷足而待”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人急切地等待某件事的結果,踮起腳(跷足)期盼,暗示短時間内便能見到成效或結局。


發音與寫法


詳細解析

  1. 動作象征:
    “跷足”即踮起腳尖,體現等待時的焦急與迫切;“待”則強調對結果的期待。整體描繪一種坐立不安、急切盼望的狀态。
  2. 時間暗示:
    隱含“短時間内會有結果”的預判,常用于表達對事件迅速解決的信心或預感。

出處與典故

源自《漢書·高帝紀》:“大臣内畔,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意為:若内部大臣叛變、外部将領造反,滅亡的結果踮腳等待即可預見。)。


使用場景


同義表達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資治通鑒》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飽飛卑之無甚高論邊峤才流惙頓打格子丹漆隨夢雕青斷生獨嘯發梁犯上風燈鳳冠霞帔孚化關崄裹掖還軸悍妒寒雪和約回匝蛟龍吼腳癬濟南驚閨金囊眷侍教棵把塊然理命陵墓林秀曆歲露寝履薄臨深敏練捏故烹啜烹煉匹嫡辟彊潑水難收青楓浦清涼居诠明世味書師斯巴達克同盟唐三彩韬韫團員挖花外遷枉傷丸丸醎鹾鄉器绡楮歇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