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醎鹾的意思、醎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醎鹾的解釋

鹽的别稱。 漢 蔡邕 《告遷都祝嘏辭》:“香合、嘉蔬、香萁、醎鹺、豐本、明粢、醴酒。”按《禮記·曲禮下》作“鹹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醎鹾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鹽或鹹味,屬于古語或特定語境下的用詞。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


二、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明确收錄“醎鹾”,釋義為“鹽的别稱”。該辭書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由數百位專家曆時十餘年編纂,學術權威性極高。

    (參見: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2. 《康熙字典》:

    • 醎: 引《集韻》同“鹹”,釋為“鹽味”。
    • 鹾: 引《唐韻》“昨何切”,釋為“鹹也”,并引《禮記·曲禮》“鹽曰鹹鹾”佐證其古用。

      (參見:中華書局影印本《康熙字典》)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在“鹾”字條目下注明“醎鹾”為鹽的雅稱,多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方言。王力先生為語言學泰鬥,該字典是古漢語研究經典工具書。

    (參見: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字典》)


三、文獻用例與曆史語境


四、讀音與使用現狀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張玉書, 等. 《康熙字典》[M]. 中華書局, 1958年影印本.
  3. 王力. 《王力古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4. 鄭玄(注), 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5. 侯精一. 《現代晉語的研究》[M]. 商務印書館, 1999.(方言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醎鹾”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目前權威詞典和古籍文獻中均未收錄該詞的具體釋義。根據單字拆分推測:

組合“醎鹾”可能是古漢語中表示“鹽”或“鹹味”的疊詞形式,但需注意:

  1. 該詞極罕見,未見于主流文獻用例。
  2. 可能為特定古籍中的異體字組合,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分析。

若您遇到該詞的具體出處(如古籍篇目),可進一步提供背景信息以便更精準解讀。對于生僻字詞,推薦查閱《漢語大字典》或《故訓彙纂》等專業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悲絲備物辯辯赑風不奪農時不可知論誠節丞相晨裝出舉啖飲誕欲定性分析頓茶頓飯梵襟風從虎,雲從龍風疙瘩風雨飄零風中之燭憤歎福氣窩高梯咯吧肐揪工業國挂欠軌蹈海鹘洪崖後輩子懷琰昏愦椒殿院攪海翻江挢誣桀逆儆切金章進祝昆嶽雷呴馬院内學旁澤潘子傾河清均起師山雞舞鏡沈忌審查市街世善堂始祖首策遝集跳身詳盡香客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