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裹;包圍。 柯岩 《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二》:“恍忽間,似乎自己并沒有屋頂及牆壁的遮攔,而是就那樣站在這遼闊的天地之間,群星裹掖之中。”
“裹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讀音為guǒ yè,指“包裹;包圍”。常用于描述事物被完全覆蓋或環繞的狀态,例如柯岩在《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二》中的描寫:“群星裹掖之中”,形容人被星辰包圍的場景。
擴展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引申為“關懷、庇護”,如長輩對晚輩的照顧(低權威來源),但此用法缺乏高權威文獻佐證,需謹慎使用。
建議參考《查字典》或《漢程詞典》等權威來源進一步驗證用法。
裹掖是一個漢字詞語,指包 wrapped 起來、裹 scantily in worn-out clothes。
裹掖的部首是衣字旁,筆畫為17畫。
裹掖一詞源于古代的文字,最早記載于《孟子·盡心上》:“裹掖拘曲。”
裹掖的繁體字為「裹掖」。
裹掖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裹掖」。
1. 他裹掖着身體,站在大街上乞讨。
2. 在嚴寒的冬天裡,她裹掖得嚴實,以抵禦寒冷。
3. 他被裹掖在髒兮兮的破衣被裡,看起來十分可憐。
1. 裹袍掖襪
2. 裹足掖手
3. 樣衣裹掖
1. 包裹
2. 覆蓋
3. 纏繞
1. 暴露
2. 裸露
3. 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