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路寝。露,通“ 路 ”。 漢 劉向 《說苑·辨物》:“ 齊景公 為露寝之臺。” 向宗魯 校證:“露,《晏子春秋》作路。”《晉書·文帝紀》:“﹝ 鹹熙 二年﹞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周書·武帝紀下》:“﹝ 建德 六年夏四月﹞庚戌,大會羣臣及諸蕃客於露寝。”參見“ 路寝 ”。
(2).露宿。 晉 皇甫谧 《高士傳·焦先》:“野火燒其廬, 先 因露寝。遭冬雪大至, 先 袒卧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唐 鄭氏 《女孝經·賢明》:“ 虞丘子 不知所為,乃避舍露寝,使人迎 孫叔敖 而進之。”
“露寝”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通假用法(通“路寝”)
指古代君主處理政務的正殿或重要宮室。
二、字面含義(露天住宿)
形容在露天環境下住宿,強調生活條件艱苦。
使用注意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在古籍中多指“路寝”,而現代語境下更傾向字面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苑》《晉書》等原始文獻。
《露寝》是指夜晚露天睡覺,沒有遮蓋物、床鋪或居所的情況。通常是因為特殊環境或緊急情況下,無法找到合適的住宿條件而不得不露宿睡覺。
《露寝》的拆分部首是雨(yǔ)和宀(mián),部首和筆畫分别是5和12。
《露寝》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具體的來源尚不明确。它可能是生活中發展出的一種詞語,用來描述那些沒有住所或被迫露宿的情境。
《露寝》的繁體字為「露寢」。
古時候的《露寝》字寫作「露寐」。
1. 因為迷路了,他不得不在森林中露寝一晚。
2. 在戰場上,士兵們常常因為無法找到合適的住所,隻能露寝度過漫長的夜晚。
1. 露天:指沒有遮蓋物或居所,暴露在外的狀态。
2. 寝具:指睡覺時使用的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單等。
3. 宿屋:指出行時住宿的地方。
1. 宿露:指因特殊原因而在露天過夜。
2. 野宿:指在野外無所靠的情況下露宿。
1. 宿舍:指提供給學生或職工住宿的集體宿舍。
2. 寝室:指供學生住宿、睡覺的房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