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遷的意思、外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遷的解釋

舊時謂京官調任地方官。《漢書·五行志上》:“ 劉向 以為先是上復徵用 周堪 為光祿勳,及 堪 弟子 張猛 為太中大夫, 石顯 等復譖毀之,皆出外遷。”《新唐書·孔溫業傳》:“ 大中 時為吏部侍郎,求外遷,宰相 白敏中 顧同列曰:‘吾等可少警, 孔吏部 不樂居朝矣。’” 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遽此外遷,處之劇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遷"是由"外"和"遷"組成的合成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維度。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該詞指"人口或機構從原居地向外部區域轉移的行為"《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

從構詞法分析,"外"作為方位名詞,在甲骨文中作""形,象形于月光灑向外界,《說文解字》解作"遠也"《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遷"的金文字形作"",本義為升移,《爾雅·釋诂》注為"徙也"《漢字源流精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二字組合形成動賓結構,完整表達空間位移概念。

在曆史語境中,"外遷"最早見于《漢書·武帝紀》"徙郡國豪傑于茂陵"的記載,特指政府組織的強制性人口遷移《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至明清時期,該詞擴展為包含官員任免調動的行政術語,《明會典》載有"京官外遷者,給驿以行"的典章制度《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現代漢語中,該詞被社會學家重新诠釋為包含自願性遷徙行為,例如《中國人口遷移報告》将"外遷"定義為"跨行政區劃的人口再分布現象"《社會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當前該詞在政策語境中特指"農村人口向城鎮的系統性轉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外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古代官制中的含義

指京官調任地方官,屬于古代官員職位變動的術語:

  1. 曆史出處:最早見于《漢書·五行志上》,記載周堪、張猛因讒言被調離京城。宋代曾鞏的《齊州謝到任表》中也有類似用法。
  2. 使用背景:通常涉及政治鬥争或職務調整,如《新唐書》提到孔溫業“求外遷”是因不滿朝堂環境。

二、現代引申含義

  1. 人口或物品遷移:
    • 指離開原居住地遷往外地,常見于拆遷政策中(如“外遷安置”指遷至較遠區域)。
    • 也可描述車輛檔案、企業等跨地區轉移,例如“車輛手續外遷”。
  2. 隱含情感:帶有“背井離鄉”的被動色彩,尤其在現代拆遷場景中,部分群體可能因補償問題難以接受外遷。

三、補充說明

如需具體案例分析(如曆史事件或現代政策),可進一步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哀楚安邦定國白馬小兒嗶嗶剝剝麤悴貸子刀子嘴豆腐心吊索滴滴拉拉豆飯都居多濫葛蠹蝕二輪車風電更續怪人孤篷海邦海北沆砀虎癡隳圮基點吉卦驚鳴搢紳金镞九種急轉居第昆腔列肆禮酒臨使賣蔔買快滿目凄涼貓步憫貧屁雌寡淡籤廚雀迷眼任城人氣軟腳山琛慎厚神我食耗使貪使愚松心俗籠索頭虜忝職微疴無定據憲罰憲象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