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淺儒的意思、淺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淺儒的解釋

學問淺薄的儒生。《後漢書·桓譚傳》:“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 子貢 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 清 唐甄 《潛書·敬修》:“《詩》曰:‘我躬不閲,遑恤我後。’是淺儒之敬也,弱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淺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學問淺薄的儒生,常用于形容學識或見解不夠深厚的讀書人。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引證與出處

  1. 《後漢書·桓譚傳》:
    “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
    ——此處通過對比孔子弟子子貢,強調“淺儒”難以理解聖人所言的深奧道理。

  2. 清代唐甄《潛書·敬修》:
    “《詩》曰:‘我躬不閲,遑恤我後。’是淺儒之敬也,弱矣。”
    ——批評淺儒僅停留在表面理解,缺乏深層次思考。


用法與示例


補充說明

該詞凸顯古代對儒生學問深度的重視,強調需超越表面知識、追求義理通達。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的批評。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及清代《潛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淺儒的意思

淺儒這個詞可以指代對儒學了解不深或者學識不夠豐富的人。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學過儒學但實際上理解不夠透徹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淺儒由“水”和“人”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水”在字的左邊,而“人”在字的右邊。根據漢字的拆分規則,它的筆畫數目為12。

來源

淺儒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儒學傳統。儒學是先秦至清代中國社會主流的學術思想之一,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淺儒則是指沒有深入研究儒學、隻具有一知半解的人。

繁體

淺儒的繁體字為「淺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淺儒用的是「淺儒」這個繁體字樣式,整體上保持與簡體字相似的結構,但字形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他雖然自稱是儒學愛好者,但實際上隻是個淺儒罷了。

組詞

淺學、淺薄、儒學、儒家、儒者、深儒

近義詞

淺薄、膚淺、淺學

反義詞

深儒、深學、博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