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骧首的意思、骧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骧首的解釋

(1).擡頭。 漢 鄒陽 《上書吳王》:“臣聞蛟龍驤首奮翼,則浮雲出流,霧雨鹹集。” 唐 杜甫 《贈别賀蘭銛》詩:“老驥倦驤首,蒼鷹愁易馴。” 清 梁章鉅 《浪迹叢談·下河舟中雜詩》:“海城童叟齊驤首,信有天邊小聚星。”

(2).比喻意氣軒昂。 唐 錢起 《送孫十尉溫縣》詩:“雲衢有志終驤首,吏道無媒且折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骧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骧首”原指馬昂首奔馳的姿态,後引申為形容人自信昂揚、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态。例如:古詩中常用“骧首”表達志向高遠或豪邁之情。


二、詳細解釋

  1. 字面意義

    • 擡頭:如漢代鄒陽《上書吳王》中“蛟龍骧首奮翼”,以龍擡頭騰飛比喻氣勢磅礴。
    • 馬的動作:形容馬匹昂首疾馳的姿态,如杜甫詩句“老骥倦骧首”,描寫老馬雖疲憊仍昂首前行。
  2. 比喻意義

    • 自信與豪情:唐代錢起《送孫十尉溫縣》中“雲衢有志終骧首”,比喻有志者終能意氣風發、實現抱負。
    • 軒昂氣度:清代梁章钜詩“海城童叟齊骧首”,形容衆人精神振奮、充滿期待。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骧首:一個令人陶醉的詞彙

骧首是一個充滿詩意而又富有古韻的詞彙,它給人一種高昂、奔放的感覺。它是一個形容詞,在現代漢語中有時用來形容一些宏偉壯觀的景色或英勇威武的氣勢。

骧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骧是由馬旁邊的馬部作為部首,頂端由殳冠起筆,下方是月字旁。共有15個筆畫。

骧首的來源:骧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禮骧》中,原指古代一種在莊重隆重的場合中使用的戰車,用于進行盛大的儀式。後來,骧逐漸演化為形容人馬奔騰的氣勢如虹,進而轉化為描述各類壯麗恢弘的形象和事物。

骧首的繁體寫法:騧首

骧首在古時的漢字寫法:古時的骧字由“馬”和“羊”組成,表示一種祭祀中所用的馬牛。

骧首的例句:
1. 那匹駿馬奔跑時,鬃毛淩亂,真是骧首奔騰。
2. 山河壯麗,氣勢如虹,真可謂骧首之景。

骧首的組詞:骧馬、骧騎、骧辔、骧策、骧嶺

骧首的近義詞:威武、雄壯、威風、輝煌

骧首的反義詞:樸素、平凡、普通、平實

總之,骧首是一個富有藝術性和華麗感的詞彙,能夠形容一些壯麗、威武的事物和景象。它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字形、音韻等表達方式,讓人聯想到古人騎馬奔騰的場景和氣勢磅礴的景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