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cknowledge one’s mistake]∶承認錯誤
認錯就行
(2) [mistake]∶看錯
不會認錯那所房子的
(1).承認錯誤。《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衆将見殺了 張 蔡 二人,人問其故。 操 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撫臺一想,這話不錯;然而又不肯認錯。” 毛6*澤6*東 《新民主主義的憲6*政》:“他認錯了,就變好了。”
(2).誤認。 明 徐複祚 《紅梨記·三錯》:“我真個是 謝素秋 ,休認錯了。”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七:“有一批人把寫作的性質認錯了,他們以為這是生活中的一種點綴,好比這會堂中挂着的柏枝和萬國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認錯漢語 快速查詢。
“認錯”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承認自己的錯誤或過失。以下是其含義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探讨認錯的心理學機制或跨文化差異,可提供更多方向。
《認錯》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承認自己犯錯或錯誤的行為,并向對方表達道歉或悔過的意願。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認」和「錯」。
「認」的部首是「言」,總共由9畫組成;「錯」的部首是「钅」,總共由10畫組成。
《認錯》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普通話。它具有直觀易懂的意思,常用于日常交流中道歉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認錯》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認錯」。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在古代的寫法中,“認錯”通常是用同樣的字形寫作「認錯」。
1. 我承認我犯了個錯誤,向你道歉。
2. 她勇敢地認錯并表示願意改正自己的過失。
3. 他意識到自己的判斷錯誤,立即認錯并尋求解決辦法。
1. 重新認錯:重新意識到自己犯錯,并表示悔過和道歉。
2. 心甘情願認錯: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表示願意接受對方的指導。
3. 勇于認錯:勇于面對錯誤并承認,表明自己的誠意和尊重。
1. 承認錯誤:表示接受自己犯錯的行為,并願意為此負責。
2. 道歉:向對方表達歉意,表示自己後悔并願意改正過錯。
3. 悔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表示願意改正和反思。
1. 掩飾錯誤:不承認自己犯錯,試圖掩蓋錯誤行為的存在。
2. 拒絕道歉:不願意向對方表達歉意,不接受自己有過錯的事實。
【别人正在浏覽】